摘要
目的总结小婴儿肌部室间隔缺损(VSD)外科术中镶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对6例肌部多发。VSD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的小婴儿实施开胸手术成功进行肌部VSD介入封堵。方法一:无需体外循环,直接在跳动的心脏表面进行介入封堵。经食管超声(TEE),胸骨正中切口后暴露右心室表面。在右心室近膈面取冠状血管裸区,用5-0 Prolene线带垫片作“U”字缝合,插入20号穿刺针,在TEE的导引下导入0.025导丝,通过肌部VSD,进入左心室腔,退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8F动脉鞘过VSD进入左心室腔,经TEE证实动脉鞘在左心室后,取7F动脉鞘装载肌部VSD封堵器。将此装载鞘插入8F动脉鞘内,送出封堵器左盘面,回撤整个鞘管使左盘面贴紧室间隔左心室面,再释放封堵器腰部和右盘面,使右盘面贴紧室间隔右心室面,TEE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无房室瓣活动障碍,释放封堵器。方法二:为体外循环下在停跳的心脏内进行封堵。经右房切口通过三尖瓣用0.035导丝从右心室腔内通过肌部VSD入左心室腔,再沿此导丝送入8F动脉鞘,将装载肌部VSD封堵器的7F动脉鞘插入8F动脉鞘内进行封堵。然后手术修补其他心脏畸形。结果单纯肌部VSD 2例,伴有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2例,肌部VSD伴多发性VSD或右心室双出口2例。手术时年龄为(8.6±6.0)个月,平均体重为(7.4±2.5)kg。6例中2例在TEE指导下经搏动心脏的右心室表面穿刺封堵肌部VSD,余4例兼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导入。术中使用的肌部VSD封堵器2例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制造有限公司产品,4例为Amplatzer产品。肺循环/体循环(Qp/Qs)比值为2.2±0.5;肺动脉收缩压/体循环收缩压(Pp/Ps)比值为0.70±0.15。无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病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12±9) h,出院前复查超声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4±4)%,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为(35±4)%,除1例肌部VSD封堵器周边有细束残漏外,另外5例无明显残余分流。心电图除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外,无其他心律失常。结论外科手术中应用封堵器关闭婴儿单纯及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的肌部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小婴儿、低体重儿等不易耐受手术和体外循环的病儿更有意义。直接在跳动的心脏表面进行介入封堵的方法可避免手术和体外循环的损伤及并发症,如介入治疗失败后仍可直接进行手术。而在体外循环下停跳的心脏内进行封堵的方法适用于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的肌部VSD,但其缺陷在于封堵时缺少TEE的实时监测,易导致残余分流。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1-42,共2页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