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或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内收缩同步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CLBBB患者及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CLBBB患者的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方法A组16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CLBBB患者,平均年龄(67.3±18.3)岁; B组12例为0.BBB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62.9±21.9)岁;C组59例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43.3±21.7)岁。3组患者进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差(Tmsv-SD%)和最大差值(Tmsv-Dif%),并分析各指标与QRS时限、三维LVEF的关系。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QRS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NS),且均明显大于C组(P<0.01)。A组患者的三维LVEF高于C组(P<0.05),但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患者的收缩不同步程度明显高于C组(P< 0.01),但低于B组(P<0.05)。在所有CLBBB患者中,左室收缩同步性与3D-EP存在明显线性相关(Tmsv-SD%r=-0.6216,P<0.01,Tmsv-Dif%r=-0.5077,P<0.01),但与ORS时限不存在线性相关(P>0.05).无论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在所有CLBBB患者中,达到最小容积最早和最迟的节段分布均存在一定特征:最早达到最小容积节段多为前壁或者后间隔,最晚达到最小容积节段多为下壁和后壁,这一特征在心力衰竭合并CLBBB患者中更明显。其中达到最小容积最晚的节段为下壁或后壁者,其LVEF相对较低,QRS较宽大畸形、Tmsv-SD%和Tmsv-Dif%相对较大。结论在CLBBB患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普遍存在左室机械收缩不同步,且随LVEF降低而加重,但收缩不同步程度与QRS时限无明显相关性。CLBBB患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达到最小容积最早和最迟节段分布存在一定特征,符合CLBBB的电激动顺序,并与左室机械收缩不同步程度有关。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6-96,共1页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