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康德的观点看至善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2

Kant’s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ghest Good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康德哲学中至善问题的探讨不应当仅限于道德哲学的视角,同时应该联系康德的知识论进行对比研究。在构建至善的思维方式上,康德之前的形而上学或者具有绝对主义的色彩,实质上是一种无根的独断;或者具有怀疑主义的色彩,必然走向对至善的否定。两者殊途同归,都会导致至善的解构。在至善的内涵上,康德之前的形而上学或者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奉德性为至善,须接受幸福之无望;或者具有经验主义的色彩,视幸福为至善,须面对德性之失落,两者同样会导致至善的解构。正如康德的知识论调和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他的至善论在思维方式上突破了独断与怀疑的二元对立,在内容上将德性和幸福结合起来,视它们为至善的两个环节,最终形成了德福一致的至善论。
作者 马新宇 Ma Xinyu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3,共6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X05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0

  • 1[古希腊]柏拉图 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2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171.
  • 3[德]康德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4[美]麦金太尔著 龚群 戴扬毅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p,31.
  •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6.
  • 6康德 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0,147.
  • 8康德 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9Immanul Kant.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10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