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阐释、公共理性与公共时间 被引量:6

On Public Interpretation, Public Reason and Public Tim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理解和表达活动,阐释不仅针对文本,而且针对行动和事件。好的阐释是要将阐释对象的内涵和意义合理地揭示并表述出来,使有理性的行为者都能合理地理解、认可和接受。因此,有且只有公共阐释才是充分意义上的阐释。公共阐释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公共运用或公共理性的基础上。后者能够支持建立公共阐释所期待的好的公共关系。但是,公共理性的运用以及公共阐释的成立都需要在时间中进行;它们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公共时间。公共时间既不同于完全个性化的主观时间,也不同于与人类完全无关的客观时间,而是与人类的存在经验和实践活动相关的历时维度。
作者 李义天 Li Yitian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187,共9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2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4

  • 1汤一介.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8(1):45-51. 被引量:20
  • 2严修.批判高本汉和胡适对吾我、尔汝的错误论点[J].人文杂志,1959(2):37-43. 被引量:3
  •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 4本尼特,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37页.
  •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 7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9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8、119页.
  • 10J希利斯·米勒 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203、275页.

共引文献746

同被引文献68

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