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照司马迁描述,孔子搜集、整理和重新编定,形成了文献意义上的'善本',同时也是按照新标准('取可施于礼义')辑定的'精选本'。后人依据不同史料进行不同解读,分歧主要集中在孔子搜集整理和依据的原始文献到底有多少篇,孔子是对已完全成型的积累文献进行'校勘'还是'重新编定'及'重编'幅度、是否发生文本性质的'质变'。《诗三百》是儒家创建时期的经典,周及各国乐师等并没有领取儒家俸禄,绝不可能为儒家代劳,也决没有一部天然符合儒家理想的'诗'本流传于世。只要确认儒家经典只能由儒家编定这样一个前提,《诗三百》编订讼案,就可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