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法门寺塔地宫的形制与迄今所知中外各国的佛塔地宫有很大的差异。地宫前、中、后三室不是同时构筑的,唐高宗时期重建的法门寺塔地宫只有位于塔基中心方座正中的后室一室,中室和前室分别是在唐中宗和唐懿宗时期改造地宫甬道和隧道形成的,因此地宫既不是事先按照皇帝陵墓的规制设计和建造的,也不是咸通十五年封闭时按照密教仪轨统一布置的'唐密曼荼罗'。咸通十二年迎请法门寺'真身舍利'之事,是唐懿宗和长安安国寺僧人共同谋划的。咸通十四~十五年安奉舍利回地宫是唐懿宗、唐僖宗以及安国寺、大兴善寺僧人共同组织实施的。地宫中的四十五尊造像银宝函和捧真身菩萨在中国密教发展史上具有指路标性质的地位,它们反映出晚唐时期长安密教的概略面貌和主要特征:金刚界和佛顶尊胜曼荼罗信仰占据主导地位。
出处
《石窟寺研究》
2014年第1期121-153,共33页
Studies of the Cave Tem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