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行实名投诉机制下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浅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公民权意识逐渐兴起的现代中国社会,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与此相应的现行消费者投诉机制却不但没有起到相应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反而因为实名投诉方式本身的悖论及政府监管和法律规范的缺失,常常成为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从而使之遭受报复风险的推手,所导致的消费者个人损害往往是广泛而影响恶劣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及民间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间的沟通合作,另一方面更要完善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规范同时建立公权力主导下的个人投诉机制。
作者
莫旻丹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年第3期103-104,共2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消费者
实名制投诉机制
个人信息保护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周开方.
浅论实名制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以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为视角[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4):14-14.
被引量:1
2
龙丽园.
我国消费者投诉机制的构建探索[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12):132-132.
被引量:1
3
黄学成,张清亮.
实名制的探讨——从现实社会实名制看虚拟社会实名制[J]
.南方论刊,2010(8):60-62.
被引量:5
4
李领臣.
实名制泛化的冷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150-15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彭礼堂,饶传平.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法治建设——高校BBS用户注册实名制批判[J]
.科技与法律,2004(4):30-35.
被引量:6
2
齐恩平.
论网上交易合同中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害及保护[J]
.当代法学,2002,16(10):137-139.
被引量:13
3
皮勇,胡庆海.
论网络实名制不应“独行”[J]
.信息网络安全,2006(5):22-25.
被引量:9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1.
5
[1]陈煜儒.火车票实名制难施行的法律原因[N].法制日报,2007-2-27(6).
6
[2]孟绍群.挂号实名制名存实亡?[N].法制日报,2003-11-17(6).
7
[3]康劲.手机交易实名制与"莫须有"定罪[N].中国经济时报,2007-1-16(6).
8
[5]张贵峰.实名制的核心应该是什么[N].法制日报,2006-10-19(3).
9
[6]刘品新.手机实名制的价值平衡[N].检察日报,2006-10-11(6).
10
[7]殷啸虎."网络实名制"是不是违背言论自由原则[N].解放日报,2006-12-4(13).
共引文献
11
1
王晓玲.
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解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246-246.
2
杨超平,杨海涛.
从实名制看社会管理创新[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3):163-164.
3
陈曦,李钢.
网络公共言论领域实名制监管策略探析——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27-33.
被引量:3
4
齐恩平.
实名制政策与私权保护的博弈论[J]
.法学杂志,2013,34(7):60-67.
被引量:10
5
王韶春,陶海波.
论网络社会行为失范及其法律规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08-312.
被引量:2
6
杨昕.
“实名制”规制和公民基本权利保护[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0):15-17.
7
周甄武,朱瑢瑢.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悖论[J]
.晋中学院学报,2016,33(4):20-25.
8
贺帅.
快递实名制下个人信息权的保护[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10):59-63.
被引量:5
9
王全忠,彭长生,吕新业.
农药购买追溯研究——基于农户实名制的态度与执行障碍[J]
.农业技术经济,2018(9):54-66.
被引量:7
10
徐晓日,刘旭妍.
论网络实名制下的个人数据保护[J]
.电子政务,2019(7):56-66.
被引量:4
1
刘圣中,温美程.
公务员信用体系的投诉机制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3):56-61.
被引量:2
2
国家知识产权局33条措施全面加强专利保护[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0(33):31-31.
3
李奋飞.
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实证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22(4):62-75.
被引量:7
4
崔建才.
应当建立“供应商的投诉机制”[J]
.资产与产权,2003(5):54-55.
5
王克群,许军振.
第三部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延边党校学报,2005,20(3):39-41.
6
李涛.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民间化的探讨[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40-43.
7
胡俊.
浅析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1):58-60.
被引量:1
8
何晓华.
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建设[J]
.商,2014(48):197-197.
9
陈玮.
惩罚性赔偿有多远[J]
.商界,2009(3):188-189.
10
蔡振合.
浅析经济法基础上消费者的保护运动[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6):116-116.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