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力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格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品格、性格、体格和资格等因素影响着其人格力量的发挥。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必须强化教师意识,巩固理论知识,投身教育实践。
作者
何付霞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 江西南昌
出处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人格力量
塑造途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陈聪诚,徐溧波.
试论高校教师的人格力量[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4):53-55.
被引量:6
2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唐平秋.
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德育功能[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76-78.
被引量:5
2
卢美芬,陈厥祥.
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与苏国红同志商榷[J]
.青年研究,1999(11):35-38.
被引量:16
3
傅小龙.
人格、情绪智慧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8,29(1):70-73.
被引量:1
4
夏扬.
论教师的人格力量[J]
.高等教育研究,1997,17(2):80-83.
被引量:13
5
周瑞法.
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其他[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17(2):18-2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0
1
吴荷平,顾现朋.
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动力机制探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40-44.
被引量:7
2
陈杨.
马克思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1):65-70.
3
张德琴,薛爱娟.
对市民社会法哲学的思考[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21):25-36.
被引量:1
4
余斌.
改革创新还是僵化退步?——对陈文通教授关于程恩富教授四大理论假设的异议的评论[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4):140-152.
被引量:2
5
黄立君.
论马克思对法律的经济分析[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3):108-129.
6
郑小升.
近年来国内剥削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述评[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2):23-27.
7
袁正.
经济理性、消费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J]
.海派经济学,2011,9(1):93-107.
8
任洲鸿.
“劳动力资本化”何以可能?——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唯物辩证法研究[J]
.海派经济学,2011,9(4):125-144.
被引量:3
9
奚兆永.
申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胡世祯、郭冠清并论“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翻译[J]
.海派经济学,2004,2(2):156-172.
10
郭冠清.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重新解读[J]
.海派经济学,2003,1(2):146-157.
被引量:4
1
成汉健.
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途径[J]
.商场现代化,2005(02X):174-174.
被引量:2
2
胡启国,李敏.
论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及其塑造途径[J]
.时代教育,2012(3):15-15.
被引量:1
3
王延伟,廖桂芳.
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及其塑造[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5):42-44.
被引量:2
4
黄方敏,李扬.
当今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途径简析[J]
.明日风尚,2016,0(23):396-396.
5
周洁.
探析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塑造途径[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6,0(9):91-91.
被引量:3
6
张宏宇.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16(3):2-4.
被引量:1
7
李鹏,孙鹏.
当代大学生诚信回归再思考——从考试谈诚信的塑造[J]
.西安社会科学,2009,27(5):169-170.
被引量:2
8
曹忠义.
论教师人格的意义与塑造途径[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46-48.
9
叶海峰.
化学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3(2):17-18.
10
洪鹏鹏,王博睿,郭雅志.
我国学生诚信行为研究综述[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3.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