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接受理论与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接受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地位。在美国,这种理论被称为读者反应批评,相比"接受美学"的称呼,美国的"读者反映批评"则显示出更多的心理色彩和主观意味。媒介生态的不断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闻传播领域中读者与媒体的关系。传者——受者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媒体时代,接受美学启发着我们对这种关系的重新思考,并带给我们对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新的启示。
作者
李晓慧
王晶晶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视听》
2015年第3期65-66,共2页
Modern Audio-Video Arts
关键词
接受理论
舆情传播
新媒体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斌成,李睿煊,李香会.
应用文本读者主体的类型、阅读特点及阅读心理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119-121.
被引量:2
2
曹增节.
国际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分析[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2):51-55.
被引量:15
3
陈力丹.
美学接受理论: 把重心移向读者[J]
.国际新闻界,1997,19(5):55-60.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A].杨清.简明心理学辞典[C].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138.
2
H.J.蒂契.科技写作指南[M].李孝才,耿伯华译.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4.73.
共引文献
45
1
杨凤娇,孔祥慧.
移动阅读App中的用户参与行为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6):246-261.
2
高琪.
《佛山文艺》的读者意识与1990年代初期期刊体制改革(1990-1993)[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5):53-55.
3
李欣.
接受美学视角下偶像养成类综艺探析——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北方传媒研究,2021(2):86-90.
被引量:1
4
胡继东,沙顺利,徐知.
浅论网络文化与高等教育[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4-77.
5
刘大勇.
“合”与“离”──网络新闻传播对我国新闻文化的冲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1):1-5.
被引量:3
6
吴廷俊,韦路.
多媒体技术与全球文化整合(十二)[J]
.当代传播,1999(5):36-39.
被引量:7
7
杨丽慧.
德育接受的影响因素和优化对策[J]
.前沿,2004(8):139-141.
被引量:4
8
张露华,李振文.
从网络技术的运用研究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心理和行为[J]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5):53-56.
9
张燕.
浅析现阶段网络文化的特征[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1):21-24.
被引量:3
10
牟薇.
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55-62.
被引量:6
1
林新.
应当重视新闻语言的隐性功能[J]
.新闻记者,2006(11):26-28.
被引量:4
2
刘月新.
中西接受理论对话的新成果——读邓新华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3):99-100.
3
陈力丹.
人际传播研究的特点与主要理论[J]
.东南传播,2015(10):48-50.
被引量:9
现代视听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