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工理论及其对供给侧改革的解释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形成了分工理论体系。从社会劳动的性质入手研究分工的内涵,系统地考察分工社会组织各个层次的作用,把分工作为商品交换以及市场产生的条件,对分工与制度关系进行了研究。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通过改善社会生产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供给侧的改革实质是改善和调节分工,形成新的分工体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供给侧的改革不仅为了改善社会分工,而且还强调企业内部分工的改善,需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进行改革,使国内的生产分工与国际分工相协调。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供给侧的改革要以改善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使旧的分工体系向新的分工体系转变,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力、发展新产业为出发点。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要把消解产能过剩、形成新的分工体系和发展新型产业作为发力点。同时必须建立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相适应的措施,以保障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施。
作者 任保平
出处 《政治经济学报》 2016年第1期41-51,共11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基金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HSSTP201401)
  • 相关文献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