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都市空间的法源寺——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寺庙,目前承担着佛学院和宗教博物馆的功能,发挥着现实宗教空间的作用。李敖在小说《北京法源寺》里,虚构了一个与戊戌变法紧密相关的空间,赋予它家国大义的使命感和历史意义。在新的时代主题和媒体环境中,法源寺又显现多重意义:"花会""诗会"使它成为值得向往的时尚空间,博客游记使它成为藏匿珍宝的奇幻空间,微博签到使它成为获取认同的虚拟空间,城市消费媒体则将寺庙与饮食购物并置,使它成为充满物欲、解构戒律的享乐空间。人们乐于为空间赋予意义,特别是当代都市所稀缺的传统意义。有一定历史的空间成为当代都市对传统的一种想象性接续。空间意义在各类媒体的一次次描摹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再创造。
作者 许苗苗
出处 《文化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Cultural Studies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都市新空间与历史记忆”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