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温病学理论辨治中风病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风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历来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温病学是针对温邪引起的急性热病所建立的辨治体系,其所包含的多种治法不仅适用于发热性疾病,同样适用于其他多系统疾病。笔者仅就临床应用温病学治法治疗中风病的思路,简述如下:
作者
葛文华
何金洋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3期477-478,共2页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关键词
中风病
温病学
论辨
发热性疾病
急性热病
多系统疾病
分消走泄
通腑法
中风急性期
芳香开窍药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1
翁超明.
芳香开窍法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6):58-60.
被引量:28
2
梁浩荣,宋颖,谌剑飞,关少侠.
通腑泻下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2):10-1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邓文龙.
开窍方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
.中成药,1985(3):33-38.
被引量:20
2
赵卫国,田恒力,张天锡,孙青芳.
NO代谢变化对缺血性脑组织内皮素产生的影响[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3):171-173.
被引量:43
3
郑德先.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25(1):50-53.
被引量:47
4
郭在培.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6):331-333.
被引量:16
5
王永炎.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被引量:615
6
付强,张奕,崔乃杰.
脑缺血再灌流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J]
.急诊医学,1997,6(6):324-327.
被引量:12
7
王文杰,白金叶,程桂芳,朱秀媛.
麝香糖蛋白成分对白三烯B_4激活的大鼠中性白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38-240.
被引量:29
8
杨晓红,王凤飞,陶桂华,李荣华,祖秀光.
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意义[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14(2):114-115.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38
1
秦若飞,谭璐璐,刘泰.
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2):50-52.
被引量:14
2
李娟,刘敬霞,刘洋,刘会贤.
回医香药抗脑缺血损伤机制研究[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6):605-607.
被引量:1
3
温奕超,杜业勤.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新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04,22(4):54-56.
4
杨春艳,邹坤.
天然药物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5,36(3):461-464.
被引量:3
5
许风雷,高丽霞,吴泰相,丁锦辉.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7):549-554.
被引量:40
6
张颖,杨金生.
通腑法防治中风病的理论研究[J]
.陕西中医,2006,27(7):837-839.
被引量:5
7
王军,董联玲,崔志勇.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8):688-691.
被引量:7
8
常凯,魏霞.
通腑法治疗中风临床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9):2678-2679.
被引量:1
9
夏娣文,王玉龙,金爱琼,佘江健,翟浩瀚.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康复治疗[J]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5):367-369.
被引量:5
10
刘树权,关欣,高玉飞,李檀,池明宇.
开窍通腑化浊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机理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283-28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3
1
林培政,杨开清.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湿热病机再认识[J]
.新中医,2006,38(3):5-6.
被引量:30
2
周天寒.
李中梓类中风辨治八法[J]
.中医药导报,2008,14(10):15-16.
被引量:1
3
李艳,宋亚刚,白明,苗明三.
基于调控肠道菌群探讨中药防治脑卒中[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228-234.
被引量:26
4
张思超.
“脑肠相通”假说及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6-7.
被引量:35
5
周德生,吴兵兵,胡华,陈瑶.
脑窍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2):96-98.
被引量:38
6
魏洪玉,王玉勇,王泽颖.
卫气营血辨证与中风相关性探析[J]
.山东中医杂志,2016,35(3):199-200.
被引量:2
7
胡龙涛,蔡芳妮,王亚丽.
中风病病因病机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7):883-885.
被引量:68
8
李琳靖,高利.
脑中风与胃肠道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5):2162-2164.
被引量:13
9
冯梦雪,徐瑶琪.
中医浊邪理论发展源流初探[J]
.山东中医杂志,2018,37(9):725-726.
被引量:21
10
张思超.
便秘在脑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294-295.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
1
1
温雅,许永楷,孙美灵,郭永胜,张思超.
从“浊邪害清”论“湿热致中”[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1):987-991.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马鹏飞,于智敏.
从湿邪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伤神后遗症病因病机及治疗[J]
.山东中医杂志,2022,41(4):385-388.
被引量:5
2
张睦焓,费文婷,吕瑞琳,乐娜,张睿,张瑀珊,王淳,张建军,王林元.
外来中药明日叶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探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7):719-727.
被引量:2
3
焦靖淇,高天舒.
高天舒教授从“浊邪害清”理论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J]
.现代中医药,2023,43(1):71-73.
被引量:3
4
宋玮,张钟艺,凌桂华,饶响书,卓兴卫,肖敏,陈明岭,沈涛.
基于“燥湿同形同病”论治鱼鳞病[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110-114.
被引量:9
5
李娜娜,张芮铭,沙中玮,李欧,王育霞,徐建.
基于“浊邪害清”理论探讨轻度认知障碍的病机与辨治[J]
.中医杂志,2023,64(4):346-349.
被引量:14
6
孙廉京,张题培,彭明浩,张若楠,刘东丽,任佳营,宋桂华.
宋桂华基于“浊邪害清”理论辨治儿童腺样体肥大经验[J]
.中医药导报,2023,29(4):179-182.
7
王自强,王晨,卢建新.
“滑可利窍”理论微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5):629-633.
8
刘燕,兰崴,严奇才,杨礼跃.
凉血通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瘀热阻窍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2023,45(9):3162-3164.
被引量:5
9
赵妍婕,宋素花.
吴又可辨治神志异常理论探析及临床启迪[J]
.辽宁中医杂志,2023,50(10):83-86.
被引量:1
10
张禹成,闫理想,陈猛,饶琴,周欣丽,赵镈凡,史哲新.
从“浊邪害清”论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的关系及中医辨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10):1467-1472.
被引量:3
1
李梦,朱婷婷,寇冠军,徐强,王保和.
熊胆粉制剂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2015,32(10):637-640.
被引量:5
2
张引,白满喜.
补中益气汤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19(4):358-360.
3
万启南,李映雪,施燎明.
温胆汤加减的临床应用[J]
.光明中医,2011,26(10):2095-2097.
被引量:3
4
陈煜华.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眩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12):36-37.
被引量:4
5
朱文锋.
论辨“病性”内容的统一[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9(2):65-67.
6
苗彦霞.
火名论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3(1):11-12.
被引量:2
7
刘家义,周大勇,王福庆.
论辨证论治首重病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11-812.
被引量:11
8
张明选.
温病学典籍中几种特色治法[J]
.中医杂志,2012,53(3):259-261.
被引量:8
9
周长虹,赵绍琴.
论分消走泄是湿热病的基本治则[J]
.中医杂志,1993,34(1):8-10.
被引量:10
10
马伯艳,张福利,张吉芳,刘春红,高恩宇,张洋.
“分消走泄”法理论探源[J]
.中医药信息,2012,29(3):1-2.
被引量:17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