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PCK视角下的概念知识解析与教学难点突破——以“函数的零点”为例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同课异构是各学校公开课、各区市教研活动的一种常用形式.对于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课例,不同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着力点、不同的课堂呈现及不同的教学效能.其表象原因,一方面在于不同的教师对教材及课例的理解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在于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及课堂上生成性问题随机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其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简称为PCK)的差异.
作者 钱健
出处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9年第5期11-13,20,共4页 Bulletin of Mathematics
基金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个人课题《用PCK理论提升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编号:L/2016/283)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7

  • 1崔允鄢.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1.
  • 2弗莱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唐瑞芬,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3.
  • 3曹才翰,章建跃.教学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4单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 5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3年4月.
  • 6单蜉.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必修5)[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 7卓杰.“数学归纳法”课堂教学引例价值的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版),2015,0(5):4-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