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旧中国的地方性庙会,是融民间信仰、商贸、游艺等习俗于一体的重要节日,与本地区民间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辽宁地区虽然自辽、金时期即建有较多的寺庙,并开始有庙会活动,但由于清代初年数十万八旗人口随清政权迁都移居关内,以致于康熙初年山海关外仍是'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本地区的民间庙会文化也几乎陷于停顿。至清代中期以后,由于八旗人口自关内回流以及山东、河北等地汉人以各种形式迁入,致使本地区人口激增,民间经济文化活动也日趋活跃,民间庙宇的增加和庙会的兴盛即是其表现形式之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数十年间,辽宁地区庙会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并对后来地方风俗影响至深。本文根据清末民初地方文献的记载,对本地区庙会的概况及主要特点作以初步论述,以期对了解辽宁地方文化有所裨益。
出处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0年第1期78-85,共8页
Shenyang Palace Museum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