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曾经显赫一时的曹家已经衰微破败,处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了。然而,几乎是出于一种阶级的本能,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依然缠绵地表露了他“补天”的愿望。他把“补天”的愿望寄托在探春的身上。为此,许多良好的品格和杰出的才能也都理想化地集中在探春身上,并为探春施展其才能提供了相应的条件。这种条件,不是曹雪芹主观空想,而是他凭着敏锐的现实主义眼光,从微露着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新鲜气息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出来的。
出处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7-81,共5页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