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新的“隐忧”及其消解
被引量:11
On the New Suffer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ts Solution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66,共3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二级参考文献6
-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与教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48-149.
-
2.[N].中国教育报,2003—1—2.
-
3.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文件汇编[M].,2002.7、22.
-
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
5王承绪等.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
6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6):3-5.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194
-
1贾琳琳.内生实践视角下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96-101. 被引量:1
-
2鞠法胜.我国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历史、困境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78-84. 被引量:8
-
3魏德霞,杨华,张军.试论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资源配置[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64-65.
-
4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3-6. 被引量:297
-
5温伯颖.浅谈地方师范院校与农村师资培养[J].农业考古,2005(6):445-448.
-
6蒲守木.湖北省地方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模式的开设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6):21-22. 被引量:1
-
7黄勇荣.论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8-8.
-
8邱小禾.师范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7(31):180-181. 被引量:1
-
9晁秋红.培育新时代良师 发展高质量教育——台湾《师资培育白皮书》解读[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7):71-74. 被引量:1
-
10杨哲.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创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35-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40
-
1赵中建.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1997,27(6):4-9. 被引量:27
-
2史宁中,柳海民.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28-29. 被引量:11
-
3黄蔚,杨晨光.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如何制定发展战略——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侧记[J].教育研究,2004,25(10):92-96. 被引量:4
-
4邹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5):6-9. 被引量:9
-
5李玉华,林崇德.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3):13-17. 被引量:48
-
6韩震.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其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24-26. 被引量:6
-
7刘铁芳.自我认识的提升与个体价值精神的超越——论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引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2):11-15. 被引量:30
-
8饶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12-16. 被引量:162
-
9王道勇.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的统合性[J].学习与实践,2007(2):109-115. 被引量:6
-
10李承先.高等教育发展代价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17-23.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11
-
1范梦.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师,2013(14):14-16.
-
2刘爱东.地方师范院校转型与科学发展走向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64-66. 被引量:6
-
3曹侠.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J].江苏高教,2006(5):82-84. 被引量:6
-
4郭维平.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矛盾、向度与空间[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9):36-39. 被引量:4
-
5黄部兵.教师教育的走向和师范院校的变革[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86-92. 被引量:3
-
6王莅.对我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发展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6,11(6):70-73. 被引量:1
-
7郭维平.教师教育文化传统的变迁、传承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1):75-77. 被引量:6
-
8何新征,杨纳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与师范大学转型策略[J].云梦学刊,2009,30(2):131-134.
-
9刘爱生.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成效、前景与道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0(1):50-53. 被引量:20
-
10陈玉玲.中国百年高等教育三次飞跃中高师教育的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6):83-88.
二级引证文献59
-
1罗景泉,罗桂云.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文化的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9-12.
-
2张纪娥,王海涛.地方师范院校的生存境遇与发展走向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35-37. 被引量:1
-
3史成明.独立型师范学院的困境和应然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2):56-58. 被引量:2
-
4王富平.地方高师院校办学范式的转换[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43-45. 被引量:1
-
5刘亚华,赵恒德.构建“一主多元”的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J].教育科学,2007,23(3):44-47. 被引量:3
-
6金荷华.论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强化师范特色的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16-19. 被引量:4
-
7陈丽.教师教育“转型”的反思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8(1):144-145. 被引量:1
-
8蒋亦华.本科层次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主体建构[J].江苏高教,2008(4):63-66. 被引量:5
-
9刘九林.试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特色构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6(1):61-64.
-
10张清水.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弱化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4):79-80. 被引量:8
-
1刘亚青.培养初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探索[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4):14-15.
-
2马咏梅.学生立即回答问题弊大于利[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2(11):33-33.
-
3肖家芸.稳中有变喜中隐忧[J].学语文,2001(4):28-29.
-
4陶树坤.大故事小道理(十) 读书习惯[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12):1-1.
-
5王崇风.谈谈“半优”语文教师群的形成及隐忧[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5(10):66-69.
-
6于秀艳.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43-44.
-
7李祎.善待文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希望月报(上),2007(7):72-72.
-
8张德江.试论地方工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110-113. 被引量:5
-
9石晓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及改革浅析[J].中国外资,2013(21):277-277. 被引量:2
-
10屠森林.新时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回顾、探析与展望[J].理论前沿,2000(2):15-1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