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拉伸断裂强度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10
出处
《中国计量》
2003年第9期63-64,共2页
China Metrology
参考文献4
1 匡凤娇,陈立斌,赵安然.客运专线CA砂浆灌注袋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研究[J] .产业用纺织品,2010,28(11):37-39. 被引量:1
2 张卓,姜亚明,肖海洋.针织物钢球法顶破强力测试的研究进展[J] .针织工业,2008(12):61-62. 被引量:5
3 张卓,李淳,李慧.针织物顶破强力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科技进展,2008(2):61-62. 被引量:9
4 薛广洲,王玲.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纺织学报,2004,25(5):45-4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17
1 梁国斌,何秀玲.针织产品顶破强力测试方法改进的研究[J]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5):52-54. 被引量:8
2 吕海宁,朱洪敏.纺织品条样法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差异比较[J]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11):41-41. 被引量:4
3 邹小梅,叶湖水,邓志光.INSTRON强力机顶破性能技术改造[J] .纺织标准与质量,2006(6):42-44. 被引量:1
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5 李育民 姚穆 蒋素蝉 等.试论织物和针织物的顶破面积增加率和顶破强度折算系数.针织工业,1983,(5):1-5.
6 Araujo M de, Fangueiro R, Hong H.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well-knitted fabirc for technial applications part Ⅲ: 2D hexagonal FEA model with non- linear truss elements [J]. AUTEX Research Journal, 2004,4( 1 ):25-31.
7 魏涛.纺织织物力学性能描述与悬垂特性分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8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3923.1-1997,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9 LOWM. Tearing mechanism of woven fabrics [ J]. Indian Journal of Fihra & Textile Research, 2002,75 ( 5 ) : 383 -390.
10 北京列伯实验室环境技术交流中心.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实用指南[Z].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2001.15-16.
共引文献20
1 顾虎,胡惠强.钢球法测试针织产品顶破强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0,25(2):10-11. 被引量:1
2 王来力.非织造布撕破强力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标准与质量,2010(5):34-36.
3 闫秀奎,李凤霞.提高免烫衬衣接缝强力的方法[J] .纺织科技进展,2010(5):74-76. 被引量:1
4 魏启峰,李亚滨.钢球直径对针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J]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2):8-10. 被引量:2
5 宋海燕,李凤霞.提高免烫衬衫袖窿起皱级别的方法[J] .纺织科技进展,2012(3):94-96. 被引量:6
6 胡海蓉.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测定不确定度研究[J] .纺织标准与质量,2013(4):52-54.
7 邵光伟,蒋金华,张磊,傅婷,张晨曙,陈南梁.柔性经编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性能研究[J] .针织工业,2013(11):27-30. 被引量:4
8 赵兵,张伟,魏明.线迹密度及接缝方向对针织面料顶破性的影响[J] .丝绸,2014,51(3):38-42.
9 张华欣,张静宜.纺织品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J] .纺织科技进展,2014(2):66-70. 被引量:8
10 赵雪.机织物接缝强力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学报,2015,36(10):49-5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42
1 薛广洲,王玲.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纺织学报,2004,25(5):45-47. 被引量:10
2 梁国斌,何秀玲.针织产品顶破强力测试方法改进的研究[J]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5):52-54. 被引量:8
3 吕海宁,朱洪敏.纺织品条样法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差异比较[J]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11):41-41. 被引量:4
4 邹小梅,叶湖水,邓志光.INSTRON强力机顶破性能技术改造[J] .纺织标准与质量,2006(6):42-44. 被引量:1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6 李育民 姚穆 蒋素蝉 等.试论织物和针织物的顶破面积增加率和顶破强度折算系数.针织工业,1983,(5):1-5.
7 Araujo M de, Fangueiro R, Hong H.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well-knitted fabirc for technial applications part Ⅲ: 2D hexagonal FEA model with non- linear truss elements [J]. AUTEX Research Journal, 2004,4( 1 ):25-31.
8 魏涛.纺织织物力学性能描述与悬垂特性分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 张姗姗,黄新国,李小东.颜色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J] .纺织学报,2007,28(8):70-74. 被引量:2
10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3923.1-1997,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10
1 薛广洲,王玲.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纺织学报,2004,25(5):45-47. 被引量:10
2 张卓,李淳,李慧.针织物顶破强力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科技进展,2008(2):61-62. 被引量:9
3 张卓,姜亚明,肖海洋.针织物钢球法顶破强力测试的研究进展[J] .针织工业,2008(12):61-62. 被引量:5
4 匡凤娇,陈立斌,赵安然.客运专线CA砂浆灌注袋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研究[J] .产业用纺织品,2010,28(11):37-39. 被引量:1
5 吴丽娜,周绍强,周静珠.“纺织品断裂强力的测定”能力验证结果分析[J] .中国纤检,2014(8):86-88. 被引量:1
6 胡志龙.织物取样对断裂强力值的影响[J] .中国纤检,2015(13):68-69. 被引量:1
7 赵雪.机织物接缝强力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学报,2015,36(10):49-53. 被引量:9
8 梅海容,陈冠杰,黄晓玲.纺织品拉伸断裂强力不确定度评定[J] .中国检验检测,2017,25(1):27-28. 被引量:7
9 赵军,张毅,杨彬,高金霞.吸湿速干面料芯吸高度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 .上海纺织科技,2017,45(5):42-44. 被引量:5
10 黄玉龙,冯烨.蒙特卡洛法在织物断裂强力测得值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3,50(3):109-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9
1 顾虎,胡惠强.钢球法测试针织产品顶破强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0,25(2):10-11. 被引量:1
2 王来力.非织造布撕破强力测试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标准与质量,2010(5):34-36.
3 闫秀奎,李凤霞.提高免烫衬衣接缝强力的方法[J] .纺织科技进展,2010(5):74-76. 被引量:1
4 魏启峰,李亚滨.钢球直径对针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J]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2):8-10. 被引量:2
5 宋海燕,李凤霞.提高免烫衬衫袖窿起皱级别的方法[J] .纺织科技进展,2012(3):94-96. 被引量:6
6 胡海蓉.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测定不确定度研究[J] .纺织标准与质量,2013(4):52-54.
7 邵光伟,蒋金华,张磊,傅婷,张晨曙,陈南梁.柔性经编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性能研究[J] .针织工业,2013(11):27-30. 被引量:4
8 赵兵,张伟,魏明.线迹密度及接缝方向对针织面料顶破性的影响[J] .丝绸,2014,51(3):38-42.
9 张华欣,张静宜.纺织品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J] .纺织科技进展,2014(2):66-70. 被引量:8
10 赵雪.机织物接缝强力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 .纺织学报,2015,36(10):49-53. 被引量:9
1 九、纺织器材——(六)几点看法[J] .纺织机械,2003(2):43-43.
2 吕俊林.纱线强度测试[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11(4):42-43.
3 李昱芃,刘家兴,王春红.浅谈脱胶对亚麻纤维强度的影响[J] .中国纤检,2014,0(19):80-81.
4 张一心,李锦,李伟.国产羊毛细度分布特征及其对强力测试的影响[J] .中国纤检,2005(1):28-30. 被引量:4
5 施晓霞.生态纺织品基本安全性检验方法的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分析[J] .轻工标准与质量,2015(2):52-52.
6 张印香.对山羊原绒纤维手扯长度、平均直径不确定度分析[J] .中国纤检,2013(21):78-79.
7 李水,孙学艳.棉/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量不确定度分析[J] .天津纺织科技,2015,0(4):60-61. 被引量:2
8 赖红敏,谢火胜,周理杰.不同贴衬对丝绸织物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J] .中国纤检,2014(23):71-73. 被引量:1
9 杨宝根.对棉印染布标准中检验结果判定方法的探讨[J] .纺织标准与质量,1997(3):19-19.
10 杜树莹.我国毛绒纤维断裂强度测试的重大改革[J] .中国纤检,2004(1):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