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史实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第40题的启示
出处
《历史学习》
2003年第9期31-31,共1页
History Learning
-
1王君.课堂对话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6(1):20-22.
-
2蔡彭.高考语文复习要多做题吗——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J].语文教学之友,2009(9):45-47.
-
3王旭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J].成才之路,2009(5):83-84.
-
4陈武元.科研规划与文科学科建设关系的理性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1,9(3):9-12. 被引量:3
-
5张大卫.关于“第二战场”的几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6(4):37-49.
-
6丘吉尔的最后一次演讲[J].新高考(语文学习),2008(10):36-36.
-
7邬克兴.从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看空间概念在历史思维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下半月),1995(12):21-22.
-
8高峰.海鸥的战功[J].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中旬),2014,0(7):16-18.
-
9李永顺.历史继续教育应关注新成果、新观点[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0(12):39-41.
-
10我们该如何铭记那段历史[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