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政变的消极作用有哪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具有爱国思想的冯玉祥,由于仰慕孙中山.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加上和吴佩孚矛盾的加深,遂于1924年乘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机.发动了北京政变,监禁贿选总统曹锟,推翻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对于这场政变的进步意义,江苏盐城第一中学的吴金余老师已撰文加以分析(见《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第7期)。
作者
吴新
机构地区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第9期38-38,共1页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关键词
北京政变
消极作用
教学
高中
历史
冯玉祥
分类号
G634.5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吴金余.
北京政变的进步作用有何体现?[J]
.中学历史教学,2003(7):26-26.
2
王旭.
试析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原因[J]
.历史学习,2005(3):20-21.
3
王春华.
生命最后时刻的孙中山[J]
.贵阳文史,2010(2):6-8.
被引量:2
4
谢正清.
北京政变前后的冯玉祥新论[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1,15(3):30-35.
5
历史上的十一月[J]
.文史博览,2009(11):63-63.
6
黄小波.
读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0(11):59-63.
7
周玉和.
对《北京政变》有关细节的一点看法[J]
.电影文学,1984(7):95-96.
8
陶林辉.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原因之探讨[J]
.学子(理论版),2014,0(9):8-8.
9
徐学忠,王新灵,任怀国.
论慈禧对戊戌变法的态度[J]
.昌潍师专学报,1996(4):61-63.
被引量:1
10
梁静仪.
北京政变的前前后后[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15-17.
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
200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