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47,54,共3页
Information Studies:Theory & Application
同被引文献8
-
1蔡镭.日本科技信息服务业的考察[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4,17(2):44-47. 被引量:5
-
2吴新年.日本信息服务业及其发展动向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4,17(2):48-50. 被引量:7
-
3夏根梅.日本美国科技信息产业政策[J].中国信息导报,1994(4):13-14. 被引量:3
-
4金问涛.日本私立大学馆读者服务工作评介及思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13(3):61-64. 被引量:7
-
5吴贺新.日本信息服务业考察散记[J]中国信息导报,1995(02).
-
6于成英.文献缩微化势在必行[J]黑龙江图书馆,1991(06).
-
7小野修一,李道军.日本如何向国外提供科学技术情报[J].情报知识,1990(2):36-38. 被引量:1
-
8陆长旭.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研制[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2,15(2):37-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郑耀东,牧心.论世界数据库发展趋势和我国数据库建设问题[J].情报科学,1993,14(02X):19-23. 被引量:11
-
2吴新年.日本信息服务业及其发展动向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4,17(2):48-50. 被引量:7
-
3贺定安.图书馆变革的出路在于形成知识信息产业[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21(5):22-25. 被引量:23
-
4杨子竞.日本信息服务机构及其成长原因[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3):52-55. 被引量:5
-
5石宝军.论文献类型结构的变革及其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J].情报科学,1992,13(6):19-2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52
-
1赵伟.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对策[J].情报学报,1999,18(S1):277-281.
-
2张涟.试论新时期图书馆人员的在职教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9(5):84-87.
-
3姜月荣,韦可包.论图书馆事业的服务性、学术性、产业性[J].社会科学家,2001,16(3):127-128.
-
4张敏,刘慧娟.信息·图书馆·市场经济[J].图书馆建设,1993(5):10-13. 被引量:6
-
5陈仪.科技信息现状的思考[J].情报探索,1994(2):23-24.
-
6金苏新.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J].情报杂志,1994,13(5):19-21. 被引量:5
-
7石宝军.文献利用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20(2):55-59. 被引量:2
-
8石宝军.论电子文献产生与发展的动因[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4):30-33.
-
9赵毓芳.当前大学图书馆期刊建设的状况与原则的确立[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5,15(4):72-74. 被引量:1
-
10何华连.我国现行检索刊物概观[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13(3):25-28. 被引量:7
-
1陈通宝.数据库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情报信息,1993(3):9-12.
-
2杨子竞.美国数据库服务业的现状与特点[J].中国信息导报,1996(4):27-27. 被引量:3
-
3岳剑波.国际信息摩擦与日本的数据库服务业[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5,18(1):49-51. 被引量:2
-
4杨敏丽.我国信息市场的发展及政策──分析美国信息政策得到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7(S1):96-98.
-
5杨子竞.日本信息服务机构及其成长原因[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3):52-55. 被引量:5
-
6张秀梅,曹勇刚.中外生物医药类数据库的对比分析——透视中国数据库服务业存在的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5):102-105. 被引量:3
-
7罗惠阳.《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4):124-126. 被引量:1
-
8张保明.日本联机数据库服务系统近况[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4(1):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