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94,共2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41
-
1查汝强.试论信息社会[J].哲学研究,1986(3):32-37. 被引量:4
-
2邹渊.论“学校法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8-15. 被引量:7
-
3王凤达.确立高校法人地位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初探——兼与劳凯生、李凌二位先生商榷[J].中国高等教育,1993(6):30-31. 被引量:2
-
4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25(11):31-34. 被引量:53
-
5王文生.“体育、艺术2+1项目”解读[J].体育教学,2005,25(1):6-7. 被引量:17
-
6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展望——杨贵仁司长在《体育教学》百期庆典开幕式上的讲话[J].体育教学,2005,25(2):4-5. 被引量:11
-
7申素平.对学校法人地位的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23-25. 被引量:22
-
8徐建平.现代学校制度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5(7):16-19. 被引量:3
-
9杨天平,陈光祥.学校变革:现代学习型学校制度建设研究[J].学术研究,2006(5):125-128. 被引量:7
-
10徐一超,叶鉴明,施光明.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32.
引证文献7
-
1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1):16-20. 被引量:9
-
2祝新宇.现代学校制度的风险规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65-68. 被引量:1
-
3蒲守木,张建军.影响“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24(4):121-123. 被引量:16
-
4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4-8.
-
5戚小丹.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2):48-50. 被引量:13
-
6张宇.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界,2006(S2):71-72. 被引量:15
-
7柴亚红,穆道欣.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重新定位——兼议学校面向社会开放[J].辽宁教育,2014(2):40-42.
二级引证文献54
-
1赵伦.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J].大家,2012(2):151-151.
-
2丁艳红.影响河南省民办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稳定性的因素探究[J].大家,2012(3):150-150.
-
3代坤,丁红娜.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现状与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S3):78-81. 被引量:4
-
4谢红春.论实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紧迫性与措施[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4):16-17. 被引量:21
-
5樊欣欣.浅议优质教育的不均衡表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3):11-12. 被引量:1
-
6刘爱军,肖潇.论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艺术2+1项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125-127. 被引量:1
-
7王宁宁.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综述——基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视角[J].教育科学,2007,23(4):18-23. 被引量:5
-
8李兴洲.反思“建立现代学校制度”[J].教育学报,2007,3(4):51-56. 被引量:12
-
9张凤春,方土.浅谈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120-123. 被引量:2
-
10贺武华,方展画.公立学校“科层制批判”的反思与批判[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4):171-181. 被引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