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9-50,共2页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参考文献2
-
1姚大伟.对外贸易经济谈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206-207.
-
2严文华 等.跨文化管理企业心理学[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同被引文献9
-
1胡庆江,马丽兵.海外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J].商业时代,2005(5):30-31. 被引量:21
-
2刘晓红.论不同文化视角下的人际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1):36-37. 被引量:1
-
3王志强.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J].德国研究,2005,20(3):71-76. 被引量:31
-
4黄少华,武玉鹏.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32-40. 被引量:47
-
5杨新敏.中国圈子文化与社交网站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48-152. 被引量:17
-
6吴薇薇,沙龙.探究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对大学生的影响——以人人网为例[J].科技信息,2012(18):279-280. 被引量:4
-
7宗乾进,袁勤俭,沈洪洲.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情报知识,2012,29(6):68-75. 被引量:30
-
8李林容,黄晓晓.社交网络的理论源起探析[J].新闻知识,2013(3):27-28. 被引量:6
-
9李晓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学阐释研究[J].职教论坛,2014,30(36):93-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张芳,王维倩,熊燕.避免悲剧的策略:外资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8):37-40. 被引量:2
-
2周向东,熊燕,蒋英杰.在常德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32-34.
-
3王兰,李恬静.论跨国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4(6):29-31. 被引量:3
-
4李倩.德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以大连格劳博机床厂为例[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9):58-59.
-
1张发钦.文化视阈下科学发展观探析[J].世纪桥,2009(5):34-35. 被引量:1
-
2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81-81.
-
3赵喜平.促进文化发展应树立科学的人性观[J].社科纵横,2012,27(6):136-139.
-
4毕文静.中西价值观差异初探[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70-370.
-
5传统文化的“家”与“礼”[J].看历史,2014(2):8-9.
-
6贺璋王.儒家文化与东亚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1997(3):54-58. 被引量:3
-
7蔡萍,卫小将.中西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构建[J].科学之友(下),2006(5):81-82. 被引量:6
-
8刘荔.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电影评介,2016(11):72-75. 被引量:3
-
9王花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J].运城学院学报,1997,18(3):16-18.
-
10赵林.世俗繁华缘于仰望天国--宗教改革如何推进西方社会[J].中欧商业评论,2011(10):14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