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兖州北站下行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
1
Research on Upgraded Plan of Yanzhou North Station Down Syste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兖州北站是京沪线和新菏兖日线两大干线的交汇点。在分析兖州北站既有设备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车站近(远)期运量,研究了下行系统纵列布置和下行系统横列布置2个车站改建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下行系统纵列布置方案。
作者
李中海
机构地区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勘察》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关键词
兖州北站
下行系统
纵列布置
横列布置
分类号
U291.19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梁明珠,赵华.
路网、区域性编组站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01,22(3):21-26.
被引量:6
2
张沛艳.
提高编组站调车场尾部能力措施的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08,28(9):13-15.
被引量:1
3
姚加林,赵鹏,吴仲文.
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度的计算分析[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7(1):74-78.
被引量:8
4
郭倩倩,谢卫,张小炳,孟润虎.
基于运行线匹配的区段站直通列车接续问题及算法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12):86-88.
被引量:3
5
周革.
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J]
.铁道勘察,2012,38(6):41-43.
被引量:12
6
刘忠刚.
既有小能力驼峰及调车场扩能改造问题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9):25-27.
被引量:1
7
顾泽滋.
既有线改造桥涵勘察问题探讨[J]
.铁道勘察,2013,39(5):55-56.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陈应先.
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有关问题探讨[J]
.铁道标准设计,2006,26(z1):24-29.
被引量:30
2
魏方华,王骏.
优化车站系统能力计算方法的初步探讨[J]
.铁道标准设计,2006,26(z1):122-125.
被引量:5
3
姚楚峰.
武汉北编组站主要技术方案探讨[J]
.铁道标准设计,2006,26(z1):125-128.
被引量:2
4
赵建峰.
采空(人为坑洞)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05,22(z1):364-368.
被引量:6
5
刘仍奎.
评价车站系统能力协调的新方法[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18(4):459-463.
被引量:5
6
毛保华.
运输系统协调理论研究[J]
.系统工程,1994,12(4):54-58.
被引量:12
7
彭其渊,杨明伦.
计算机编制复线实用货物列车运行图的整数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1994,15(4):60-66.
被引量:10
8
彭其渊,杨明伦,倪少权.
单线区段货物列车始发方案的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30(2):177-181.
被引量:4
9
彭其渊,杨明伦,倪少权.
单线实用货物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30(5):537-542.
被引量:14
10
魏安辉,曾德礼.
路基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查方法初探[J]
.路基工程,2006(4):91-9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2
1
李海鹰,张超.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列车到达规律[J]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96-101.
被引量:3
2
冯芬玲,胡超,李红艳.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大秦重载列车追踪运行模拟[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7(5):103-108.
被引量:1
3
史建中,周通.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J]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3):65-67.
被引量:1
4
钱名军,朱昌锋,宋钢.
路局列车工作计划轮廓确定方法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8(6):118-121.
5
曹键,陈军华,徐彬,李桢.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点线能力协调优化研究[J]
.物流技术,2012,31(7):204-206.
6
薛锋,陈崇双,杨运贵.
铁路技术站到发车流的时空不均衡三维度量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13(5):67-75.
被引量:4
7
嵇昊威,赵媛.
中国煤炭铁路运输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6-11.
被引量:21
8
周立新,刘晓东.
编组站作业协调性计算及改善[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6(1):98-101.
被引量:1
9
张璐,霍建维,孙会君.
基于均衡和接续的路网列车运行图调整研究[J]
.山东科学,2014,27(5):73-79.
被引量:1
10
李建,林柏梁,田亚明,王家喜,陈伟建.
铁路货运直达列车运行线优化选择模型与算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39(6):15-2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1
1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91—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l0025-200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
冯焕,何勋隆.铁路站场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
5
吴安保,王恒博,孟修军.铁路工程施工组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8]14号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9]226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8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TZ210--2008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9
李明华.
既有线改造的过渡与拨接施工[J]
.铁道标准设计,2000,20(1):40-42.
被引量:8
10
张润文.
大型站场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J]
.铁道建筑,2003,43(10):73-7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尚培培.
朔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小觉站站改施工过渡方案技术分析及施工探讨[J]
.铁道勘察,2015,41(5):77-81.
1
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横列编队[J]
.舰船知识,2007(3):1-1.
2
马涛.
煤炭集疏运中心站方案研究[J]
.山西青年,2016,0(12):170-170.
3
吕静.
广州集装箱中心站站场布局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10):88-90.
被引量:1
4
王传文,李子华.
苏家屯绵组站下行系统驼峰设计方案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6,18(3):33-35.
5
孙常慎.
贯通式横列联设工业站设计实例[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1,13(12):35-37.
6
袁辉.
哈尔滨南站下行系统作业分析及提高效率的几点意见[J]
.哈尔滨铁道科技,2000(4):26-28.
7
牛会想.
山海关站下行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2002,19(4):5-11.
8
日本初雪级驱逐舰横列编队[J]
.舰船知识,2007(3).
9
张少男.
缓解丰西下行系统作业压力的几点建议[J]
.科技信息,2012(21):50-50.
10
罗雪,宋锴,夏智.
武汉北站折角车流应对措施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8):17-20.
铁道勘察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