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末以来,朗读法在中国语文课堂中逐渐复兴。但在热闹非凡、眼花缭乱朗读表象之下,却存在着华而不实、虚情假意之现状,从而无助于提高语文教育之品质。究其原因,这与对朗读本质认识的偏颇直接相关。从词源学上考证,朗读的本质是"得其义蕴";从朗读学上分析,朗读的本质就是有目的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的过程;从心理机制上揭示,朗读本质是朗读者认知意义的建构过程。因此,朗读的本质不是"朗"而是"读",即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更好地表情达意的过程。
出处
《同行》
2016年第6期84-84,48,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