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代麦作推广因素探讨——以东海郡与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
16
Dynamics of winter wheat extension in the Han Dynas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代冬小麦的推广既有社会经济因素 ,也有自然环境因素。在黄河下游地区 ,利用冬小麦的生长特点 ,避开河汛水灾应是冬小麦推广普及的基本原因。在关中地区 ,冬小麦的推广普及则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汉代麦作发展的因素在当今的作物推广普及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惠富平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3-66,共4页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汉代
麦作
东海郡
关中地区
推广
影响因素
小麦种植
冬小麦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09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53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1
1
滕昭宗.
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J]
.文物,1996(8):26-31.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
49
1
汪小洋.
汉画像石中射鸟图像的宗教认识[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17-21.
被引量:4
2
徐时仪.
略论双语词典释义的理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57-59.
3
刘磐修.
汉代河西地区的开发[J]
.历史教学,2002(11):24-27.
被引量:1
4
陈长琦,赵恒慧.
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J]
.史学月刊,2002(6):19-24.
被引量:4
5
阎晓君.
两汉“故事”论考[J]
.中国史研究,2000(1):29-36.
被引量:17
6
侯旭东.
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J]
.历史研究,2001(6):16-29.
被引量:12
7
孙亮,周屹,薛连,徐广峰,宗同昌.
连云港市东连岛东海琅邪郡界域刻石调查报告[J]
.文物,2001(8):22-30.
被引量:5
8
魏燕利.
汉代“王杖制”新探[J]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1):79-82.
被引量:7
9
郭世玉,蔡雪珍.
西汉时期淮海区域市场略论[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08-111.
10
曹金华.
东汉广陵郡领县确数考[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3):93-9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3
1
王子今.
论“西北一候”:汉王朝西域决策的战略思考[J]
.西域研究,2021(1):67-80.
被引量:10
2
晋文.
从考古发掘看秦及汉初“磨”在徐州地区的使用——兼论小麦种植与小麦面食在西汉时期的推广[J]
.秦汉研究,2021(1):63-69.
被引量:1
3
班睿,韩华.
汉代甘肃河西地区农作物浅述——以历代出土汉简为例[J]
.丝绸之路,2009(4):37-43.
被引量:3
4
张全超,常喜恩,刘国瑞.
新疆巴里坤县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J]
.西域研究,2009(3):45-49.
被引量:15
5
靳桂云,王传明,郑同修,高明奎,魏成敏.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炭化种子果实研究[J]
.南方文物,2012(1):147-155.
被引量:25
6
管理,胡耀武,王昌燧,汤卓炜,胡松梅,阚绪杭.
食谱分析方法在家猪起源研究中的应用[J]
.南方文物,2011(4):116-124.
被引量:11
7
张全超,郭林,朱泓.
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汉代墓地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
.草原文物,2012(2):99-101.
被引量:6
8
何双全.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2000(5):4-20.
被引量:89
9
谭蝉雪.
丧葬用鸡探析[J]
.敦煌研究,1998(1):75-81.
被引量:10
10
陕西卷烟材料厂汉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1997(1):3-12.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6
1
魏娜,林玉海,杜义新,靳桂云.
山东青岛龙泉河东遗址西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报告[J]
.海岱考古,2021(1):75-99.
2
周红冰,王思明.
两淮地区的农业重建与南北朝政权的军事争夺——以刘宋、北魏对峙时期为例[J]
.军事历史研究,2021,35(4):39-48.
3
李文涛,杨廷俊.
北朝冬小麦播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5031-15032.
被引量:1
4
彭卫.
关于小麦在汉代推广的再探讨[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4):63-71.
被引量:19
5
李文涛.
唐代关中地区冬小麦种植的扩张与府兵消亡关系探微[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4,34(4):18-23.
被引量:1
6
陈雪香.
中国青铜时代小麦种植规模的考古学观察[J]
.中国农史,2016,35(3):3-9.
被引量:20
7
王加华.
江南与华北传统麦作技术的比较分析——以民国时期为中心的探讨[J]
.古今农业,2016(2):81-88.
8
李成.
试论中国北方龙山时代至两汉的小麦栽培[J]
.考古与文物,2016(5):100-109.
被引量:10
9
郭怡,周杉杉,陈刚,李则斌.
江苏盱眙东阳军庄汉墓群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J]
.东南文化,2016(6):56-63.
被引量:5
10
王思明,周红冰.
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J]
.江苏社会科学,2019(4):224-23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晋文.
从考古发掘看秦及汉初“磨”在徐州地区的使用——兼论小麦种植与小麦面食在西汉时期的推广[J]
.秦汉研究,2021(1):63-69.
被引量:1
2
吴文婉,原丰.
徐州新沂东聂墩遗址西周时期聚落的农业活动[J]
.南方文物,2023(1):195-203.
3
魏娜,林玉海,杜义新,靳桂云.
山东青岛龙泉河东遗址西周时期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报告[J]
.海岱考古,2021(1):75-99.
4
陶大卫.
生物考古资料所见中原地区早期农业进程[J]
.东方考古,2020(1):195-204.
5
董豫,Kate Pechenkina,樊温泉.
东周时期男尊女卑制度化的生物考古证据[J]
.东方考古,2019(1).
6
王永笛,蔡大伟.
多维视角下的家猪起源与驯化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329-340.
7
王万盈,何维娜.
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17-124.
被引量:1
8
李文涛.
唐代关中地区冬小麦种植的扩张与府兵消亡关系探微[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4,34(4):18-23.
被引量:1
9
陈雪香.
中国青铜时代小麦种植规模的考古学观察[J]
.中国农史,2016,35(3):3-9.
被引量:20
10
李成.
试论中国北方龙山时代至两汉的小麦栽培[J]
.考古与文物,2016(5):100-109.
被引量:10
1
陈学庚,段宏斌,李亚雄,贺志新.
提高铺膜播种作业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探讨[J]
.新疆农垦科技,1996,19(4):21-22.
被引量:1
2
赵城.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增产因素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49-50.
被引量:2
3
郑雷,王志坚,魏小兴,张趁玲.
玉米籽粒霉变因素探讨[J]
.河南农业,2014(6):46-47.
被引量:1
4
宋育良,杜怀白,蔡发科.
影响南繁甜菜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J]
.中国甜菜,1990(4):24-28.
被引量:3
5
金建德.
铜仁地区夏旱成因及防治对策[J]
.贵州气象,1996,20(6):22-24.
6
徐信光,郭本森,郭幼操.
大麦高中秆品种混播的增产因素探讨[J]
.浙江农业学报,1992,4(3):145-146.
被引量:6
7
姜连峰,高峻峰,李春山.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效果几个因素探讨[J]
.吉林农业科学,1995,20(1):71-72.
被引量:3
8
王昌枝.
南方麦区麦粒重波动的基本原因及提高粒重的技术途径[J]
.作物杂志,1992(1):9-11.
被引量:3
9
赵明宇,韩晓日,郭鹏程.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动态变化[J]
.土壤通报,1996,27(2):79-81.
被引量:13
10
王广远,章大诩.
棉铃虫的抗性及其化学防治对策[J]
.天津农林科技,1996(4):38-4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