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检验检疫》
2000年第7期26-27,共2页
China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同被引文献12
-
1郑秉文.扩大社保制度覆盖范围:国际经验与教训[J].思想工作,2009(4):14-15. 被引量:4
-
2龚柏华,刘军.从WTO和人权国际保护角度评在中国推展SA8000标准[J].比较法研究,2005,19(1):111-116. 被引量:19
-
3胡刚.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企业家社会责任——对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济问题,2006(6):20-26. 被引量:3
-
4苗婷婷,徐鑫.德鲁克论企业社会责任[J].商场现代化,2008(23):55-55. 被引量:1
-
5冯芳.企业社会责任概念[J].企业导报,2009(12):171-172. 被引量:4
-
6章辉美,赵玲玲.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顾与综述[J].江汉论坛,2010(1):134-140. 被引量:16
-
7杨帆,张梅芳.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述评与思考[J].财会通讯(下),2010(1):151-153. 被引量:6
-
8阮班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上),2010(3):32-33. 被引量:4
-
9郑秉文.企业年金税优困境出路:部分TEE模式[J].中国社会保障,2010(6):25-27. 被引量:10
-
10李伟阳.社会责任定义:掌握ISO26000标准的核心[J].WTO经济导刊,2010(11):36-39. 被引量:14
-
1陈圻.重视SA8000对我国、我省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J].江苏政协,2005,0(3):20-21.
-
2杨蕾.SA8000对我国纺织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38-42. 被引量:2
-
3陈相森.企业社会责任在跨国经营中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5,26(2):16-21. 被引量:8
-
4张亚芬,张麦花,简方.中国企业应对SA8000挑战简析[J].理论月刊,2005(12):188-189.
-
5于洋,王斌,李明斌,尹胤.浅析SA8000给发展中国家劳工带来的“隐性代价”[J].中国市场,2009(14):20-21.
-
6籍丹宁.SA8000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6(15):106-108. 被引量:3
-
7黎友焕.论SA8000相对于国际标准体系的十大缺陷[J].亚太经济,2005(2):17-19. 被引量:6
-
8“中国制造”的岔路口[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9):16-16.
-
9《商业周刊》8月22日封面文章:中国和印度——改变世界经济的新力量[J].成功营销,2005(9):11-11.
-
10马玉霞.对经济衰退阴影下蓝色壁垒问题的理性审视[J].国际贸易问题,2009(7):76-81.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