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外失能性毒剂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分析失能剂在未来战争或非战争使用的潜在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基础资料。“失能性毒剂”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①作用强度高 ,储存稳定和易于施放 ;②不造成死亡或永久性损害 ;③产生的效应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④中毒后不必进行治疗可自行恢复。目前主要有 :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一类能提高或易化横跨突触的冲动传递而产生神经活性过度的化合物。包括可卡因、苯异丙胺、右旋苯异丙胺和脱氧麻黄碱等。②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一类具有良好抑制或阻断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作用 ,干扰突触神经传递的化合物。包括海洛因、美沙酮及各种吗啡衍生物。③致幻剂 ,一组杂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均能产生视幻、听幻或其他幻觉 ,造成识别障碍和知觉伤害。包括毕兹 (BZ)、麦斯卡林、西洛赛宾、麦角酰胺、苯己啶 (PCP)等。发展动向 :①在替代羟乙酸酯类研究方向上 ,美国取消BZ后 ,开发研究既能通过呼吸道又能透过皮肤中毒的双途径作用的失能剂 ,如EA3834和EA5 30 2等。②在强效镇痛剂研究方向上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美军的主要进展 : 比较了强效镇痛剂中若干化学类型 ,形成重点目标物 ,如卡芬太尼等。 研究了添加剂 ,提高安全度。 找到安全度较高的 2 氟苯胺同系物。 深入研究合成工艺 ,提高规模生产能力。
作者 林福生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9-319,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4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