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垦医学》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参考文献10
1 吴纯启 等.二乙基亚硝胺急性免疫毒性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6,10(4):200-200.
2 Thomas P, et al. 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85,77(2) :219
3 齐秉均 李国利.二乙基亚硝胺和黄曲霉毒素B1联合诱发大鼠肝癌的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0,19(3):184-184.
4 顾性初,钱蓓丽,张慧娟,蒋建强,叶慧英,朱玉珍,王吉成.应用大鼠中期肝癌试验研究DEN和2-AFF的促癌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3):289-292. 被引量:3
5 陈志英.大鼠肝癌形成实验新模型[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5,4(3):148-152.
6 Lans M., de G erlache J , Taper HS , et al . Phenobarbital as a promoter in the initiation/selection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rat hepatocarcinogesis. Carcinogenesis, 1983,4(2): 141 ~ 144
7 周光兴,杨俊华,赵为之,彭松林.二乙基亚硝胺诱发新生大鼠肝癌的实验模型[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21(2):97-100. 被引量:7
8 姜幼纯,董奇男,肖邦良,李寿祺.非坏死剂量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4):555-558. 被引量:32
9 马曾辰 等.可供临床研究的常用鼠肝模型[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2,1(1):13-13.
10 梁晓俐,钟光汉,左声鹤.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病理形态学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1,13(1):32-37.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20
1 董奇男,姜幼纯,肖邦良,李寿祺.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中间病变研究[J]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4,8(2):72-75. 被引量:2
2 张迎春,丁濂.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变异肝细胞组化表型的研究[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89,18(1):23-26. 被引量:4
3 陈树军,张玉砚,许凯黎,王达.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清甲胎蛋白分子变异体动态变化[J] .肿瘤,1989,9(1):17-19. 被引量:4
4 李春海 郭亚军.谷光甘肽S-转移酶基因家族在癌变中的作用.96’北京国际肿瘤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6.105-15.
5 潘文石 杨安峰 等.消化系统.大鼠的解剖和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9-81.
6 蒋学之 王兰译.病毒形态学检查.印木泉.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业毒理学实验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25-32,400.
7 朱焕章,张新立,陈意生.突变型p53蛋白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中的表达[J]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1):22-24. 被引量:15
8 龚民族,解剖学报,1980年,11卷,2期,205页
9 团体著者,肿瘤防治研究,1978年,1期,48页
10 Hei T K,Cancer Res,1985年,45卷,2700页
共引文献56
1 方肇勤,管冬元,李海燕,胡效丰.不同中医治法对大鼠肝癌作用的比较[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1):57-59. 被引量:11
2 刘成,刘平,王晓素,徐列明,胡义杨.扶正化淤方预防肝癌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3):163-166. 被引量:3
3 宋建勋,黄复生,曹晓东.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大鼠肝癌细胞[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5,17(2):154-155. 被引量:1
4 宋建勋,宋建勇.^(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5,17(4):347-348.
5 宋建勋,冯崇英,管文格,赵洪雯.约氏疟原虫红外期体外培养的研究[J] .动物学杂志,1995,30(3):1-3. 被引量:2
6 周峥珍,章宗籍,钱忠义,张华献,申丽娟,谢桂先.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实验病理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3):15-19. 被引量:12
7 陈华,赵德明.肝癌动物模型[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5,22(4):32-35. 被引量:8
8 杨早,章永红,彭海燕,张晓春,项晓人,任凤梅,朱虹,叶放,李祥,俞晶华,蒋建华.番荔枝总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54-57. 被引量:3
9 王丹丹,张大方.诱发性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2006,26(10):75-76. 被引量:2
10 张志敏,王阁,陈川,许文,李琼,胡庆,王东,李增鹏.改进性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与病理形态学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2):1164-116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6
1 樊绘曾 陈菊娣 等.刺参酸性粘多糖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J].药学学报,1980,15(5):263-269.
2 施志云,鞠福祥.抗肿瘤的海洋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1997,11(1):61-62. 被引量:12
3 胡人杰,于苏萍,姜卉,王士贤.刺参酸性粘多糖与可的松联用方案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J] .癌症,1997,16(6):422-424. 被引量:28
4 彭玲,于壮,宋扬.刺参黏多糖对Hela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3):212-215. 被引量:21
5 陈玲,于壮,宋扬,张笑雪,李明君.刺参黏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J]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2):95-96. 被引量:8
6 罗明,贺平,吴孟超,崔贞福,李琳芳,郭亚军.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预防阻断作用[J] .肿瘤防治杂志,2000,7(6):561-563.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6
1 金岩,宋扬,陈沉.刺参酸性黏多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J] .齐鲁医学杂志,2013,28(4):299-301. 被引量:5
2 陈丹丹,宋扬,代海华.刺参酸性黏多糖对H22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14,36(3):263-267. 被引量:1
3 陈丹丹,宋扬,代海华.刺参酸性黏多糖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Bcl-2和Bax基因表达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4):305-308. 被引量:1
4 代海华,宋扬,陈丹丹.刺参酸性黏多糖对5-FU治疗小鼠肝癌的减毒增效作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23-27. 被引量:9
5 李贺.红花多糖对大鼠肝癌肿瘤大小及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7,34(2):237-240. 被引量:3
6 林文翰,陈学军,郎伟军,张鑫,韦祖巧,冮剑,于淼.多糖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5):534-538. 被引量:9
1 王连福,陈西贵,王继德.抑癌基因p53与化学致癌剂诱导的肺癌[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6,23(2):93-95.
2 口腔、颌面部肿瘤[J]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4):154-155.
3 杨克敌,张国高.偶氮染料所致职业性膀胱癌的研究近况[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0,17(5):263-266. 被引量:1
4 刘嘉,申恒巧,顾红梅,徐宏江,宋伟,姜孝新.肝癌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现状[J] .肿瘤药学,2013,3(1):13-16. 被引量:9
5 鲁湾.患上膀胱癌,因为廿年前穿了一件衫[J] .科学养生,2005,0(7):6-7.
6 陆立,周燕,宋为芸.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J] .沈阳部队医药,1994,7(5):465-468.
7 朱恩新,刘婷姣.牙源性肿瘤实验性发生研究的现状和进展[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27(4):243-246.
8 张亚历,李永强,周丹,周殿元.自由基诱发剂对大肠癌细胞脂质过氧化、膜脂流动性及DNA含量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5,11(2):179-182. 被引量:2
9 孟庆润,刘睿智.肝癌外周血T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性和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 …[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15(1):13-14. 被引量:2
10 刘婷姣,朱恩新.涎腺肿瘤实验性发生研究的现状和进展[J] .口腔医学纵横,2001,17(2):152-15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