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传播、“第三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
被引量:6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6,共3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4
-
1C.P. Snow, The Two Cultures(Cambridge UP, 1964), 3 - 4.
-
2"The Third Culture," http://www. edge. org/3rd_culture/index.html.
-
3David Morley & Kevin Robins, Space of Identity (Routledge, 1995), 16.
-
4Stuart Hall,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 in J. Currnn (ed.),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Edward Arnold, 1977), 76-77.
同被引文献86
-
1佘文斌.网络传播的控制方式[J].理论观察,2004(3):128-129. 被引量:3
-
2吴艳.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重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6):110-112. 被引量:6
-
3王晓兵.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9):46-49. 被引量:8
-
4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1999(7):37-39. 被引量:147
-
5姜熙.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链结构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2):83-83. 被引量:4
-
6刘小敏.WTO与中国的网络文化发展[J].求索,2001(6):50-52. 被引量:6
-
7何兰.网络传播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4(6):65-68. 被引量:1
-
8李庄容.人文与现代营销[J].商业研究,2005(3):88-91. 被引量:3
-
9博玫.论网络传播空间的文化革命[J].江西社会科学,2002,22(10):100-102. 被引量:3
-
10巫庆林.强化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意识[J].新闻实践,2005(6):32-3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聂维斌.论网络传播生态中的文化经营[J].孝感学院学报,2009,29(5):122-124.
-
2聂维斌.网络传播与文化营销策略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168-169.
-
3陈怀平,朱田凤.全球网络传播的文化解析[J].新闻知识,2010(3):20-22. 被引量:3
-
4申玲玲,李炜.中国网络文化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1(7):159-162. 被引量:3
-
5汪长玉.中国网络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3,13(10):7-11. 被引量:1
-
6李智,竺慧捷.新媒体时代国家形象传播的策略创新——以多语种网页交互纪录片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9(6):33-3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陈韵,陈坚林.语言安全规划视域下中国媒体报道的国家形象自塑[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3(1):82-97.
-
2姜飞,郭金英.文化物理学视野下战“疫”视频的国家形象建构分析[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5):3-19.
-
3王海霞.自媒体在农村初中家庭教育中的思想引导[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5-6. 被引量:1
-
4孔卿.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策略[J].传媒观察,2024(S01):89-92. 被引量:1
-
5李智,黄新新.主体间性视域下交互式纪录片的发展与反思[J].北方传媒研究,2021(6):62-67.
-
6尹章池,李凯,覃春晓.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J].出版广角,2011(6):56-57. 被引量:13
-
7王琳,杨永志.论网络文化的现实维度[J].学术论坛,2012,35(4):166-170. 被引量:5
-
8许敏燕.应用网络媒介创新高职院校德育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2,33(7):76-79. 被引量:1
-
9王秉安,施玮.网民族群视阈下的网络文化产业化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13,20(3):42-45.
-
10舒雅楠,刘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4):67-69.
-
1史安斌.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0(3):52-60. 被引量:19
-
2范华秀.福建省图书馆打造城市第三文化空间的实践探索[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5(1):13-15.
-
3李琳琳.抚顺市图书馆打造“第三文化空间”研究[J].兰台世界(中旬),2014(7):118-119.
-
4夏强,林燕飞.发挥戏剧在第三文化空间建设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4(4):3-4.
-
5苑秀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实现方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9(6):31-32.
-
6丁轶.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营造途径探析——以本溪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37(3):78-80. 被引量:1
-
7袁红军.档案馆第三文化空间探析[J].浙江档案,2012(10):18-20. 被引量:1
-
8张志转,朱永和.我国20个省级农业科学期刊在网络环境下的全球读者地域分布情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 被引量:3
-
9张志转,朱永和.38个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在网络环境下的全球读者地域分布情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 被引量:2
-
10我国新闻出版大门正在打开[J].新闻爱好者,1993(6):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