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农民教育模式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和大中专毕业生非农化就业倾向的加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弱质化的趋势逐渐显现,这已经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探索新的农民教育模式。
作者
周益德
机构地区
道真自治县上坝乡教育辅导站
出处
《农村经济与技术》
2003年第10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民教育模式
中国
农民素质
农业技术
农民专业技能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庚.
论管理模式与培训模式的区别和联系[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3):43-45.
被引量:2
2
张达政.
构建农村岗位培训模式 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28):44-45.
被引量:1
3
张飞令,邹奎波,那景奇.
农村科技培训模式刍议[J]
.成人教育,1995,15(7):19-19.
被引量:3
4
余祖光.
农村进城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调查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88-90.
被引量:6
5
李晓阳,谢振中.
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探讨[J]
.中国发展观察,2006(8):14-16.
被引量:5
6
龚森.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模式(方法)及评价研究[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2(6):27-29.
被引量:12
7
农业部.《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Z].,..
8
王一群.
地方高职参与农民培训的实证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7):73-75.
被引量:5
9
张达政.
构建农村岗位培训模式实现教育服务经济功能[J]
.现代技能开发,2000(10):12-13.
被引量:2
10
王惠生.
农业科技培训模式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18):45-4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赵正洲,王鹏,杨道兵,余斌.
谈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6):29-31.
被引量:26
2
赵正洲,王鹏,杨道兵,余斌.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J]
.职业教育研究,2005(4):6-7.
被引量:20
3
谢振中.
对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的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7-19.
被引量:2
4
谢振中,胡杰.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的优化与构建[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7):131-133.
5
李植枬.
探讨德国资本主义独特发展道路的一部力作——评《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3):380-383.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卢建勤.
对中职学校开展农民培训的探讨[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05(6):23-25.
2
丁麟.
国内外农业网络信息技术培训评价体系的初探[J]
.农业网络信息,2006(5):114-115.
3
陶佩君,赵国杰,张永升.
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修正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5):18-21.
被引量:6
4
陆昱,彭景阳.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培训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功能[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5):13-16.
5
徐庆国,黄丰.
关于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47-49.
被引量:26
6
丁麟.
东盟国家农村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对我们的启示[J]
.农业网络信息,2007(2):45-47.
被引量:1
7
王德海,黄杰,高翠玲.
农民多样化创收培训模式的建立与运行[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26-29.
被引量:6
8
朱媛娇,张雨.
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15-518.
被引量:2
9
黄武刚,饶细丽.
面向“三农”的职业培训探研[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59-4961.
被引量:4
10
王小和,张艳.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29-331.
被引量:10
1
管爱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模式探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4):107-108.
被引量:2
2
王素君,李英.
创新农民教育模式 培育新型农民--基于河北省农民素质及教育现状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08(6):63-65.
被引量:6
3
孟令彤.
国外农民教育模式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启示借鉴[J]
.农业经济,2014(12):86-87.
被引量:8
4
董李.
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本化及其转移中的教育培训作用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100-106.
被引量:4
5
张丽,胡军.
农业现代化呼唤加强新农民培训的思考[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3-14.
6
赵立新.
由托达罗模型引发的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
.商业研究,2006(18):145-148.
被引量:4
7
沙志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镇江农民教育探析[J]
.镇江社会科学,2010(1):5-7.
8
宁波市农民培训走质量效益型之路[J]
.宁波通讯,2015,0(9):64-65.
9
李华玲.
基于农民企业家成长过程的农民教育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3):74-78.
被引量:1
10
应德良.
创新农民培训方式 提升农民专业技能——我市优秀农民进高校培训成效凸显[J]
.宁波通讯,2011(5):47-48.
农村经济与技术
200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