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简介
参考文献8
-
1美国GOES领导静止气象卫星新潮流[J].国际太空,2002(8):13-14. 被引量:1
-
2肖稳安.卫星气象30年回顾[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1(2):1-3. 被引量:1
-
3陈渭民.关于卫星气象课程建设的一点体会[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8,20(3):42-44. 被引量:1
-
4戚相.当代极轨气象卫星的代表——“诺阿”[J].国际太空,2002(8):11-12. 被引量:1
-
5李卿.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的进展[J].国际太空,2002(8):7-11. 被引量:2
-
6孟执中.中国极轨气象卫星的进展[J].国际太空,2002(8):1-7. 被引量:2
-
7魏景云,刘诚.关注地球环境的眼睛——卫星气象在气候系统领域中大显身手[J].气象知识,2002(2):22-24. 被引量:1
-
8郭陆军.中国的卫星气象事业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下)[J].中国航天,1996(7):3-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8
-
1董超华.未来20年国际极轨气象卫星系统发展计划[J].气象科技,1991,19(6):12-17. 被引量:1
-
2朱乾根,杨松,肖稳安.总云量资料所揭示的东亚经度上季风之进退及低频振荡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17(4):405-410. 被引量:6
-
3王振会,曾维麟.卫星云迹风微机客观导出系统[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19(1):69-75. 被引量:18
-
4全国冬小麦遥感综合测产协作组.冬小麦气象卫星遥感综合测产技术体系及方法的研究.冬小麦气象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与估产[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
5Rao P K 许健民等(译).气象卫星--系统、资料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276-277.
-
6Purdom F W Dills P.气象卫星对中尺度系统的监测[M].北京:国家卫星中心,1993..
-
7巴德M J 福布斯G S.卫星雷达图象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
8方宗义.用气象卫星图象资料估计降水强度的方法[J].气象科技,1982,(4):12-18.
-
9肖稳安 方宗义.长江流域梅雨天气的卫星云图和降水分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期刊第7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
10方竹君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906-01”课题组.利用红外卫星云图估计降水方法的研究.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探测、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
1李玉兰.卫星气象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1,6(5):68-70. 被引量:1
-
2张建新,梁运香.浅谈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J].科技资讯,2008,6(18).
-
3赵仲文,李德广,赵同应,刘占贞.卫星信息在垂直气候特征值空间分布数据库中的应用[J].环境遥感,1992,7(1):74-80.
-
4陈渭民.关于卫星气象课程建设的一点体会[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8,20(3):42-44. 被引量:1
-
5肖稳安.卫星气象30年回顾[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1(2):1-3. 被引量:1
-
6方宗义,许健民,赵凤生.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研究的回顾和发展[J].气象学报,2004,62(5):550-560. 被引量:36
-
7马兰,严向群.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台前幕后的故事(上)[J].北京纪事,2007(4):18-24.
-
8贺多芬,董成业.滩涂资源调查的遥感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7(1):56-59.
-
9新书架[J].气象,2008,34(6):128-128.
-
10爵一.卫星云图从何而来[J].科技信息,1995,0(8):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