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共1页
Northern Horticulture
同被引文献30
-
1李祖全.美国杂交杏李的整形修剪[J].农家参谋,2005(1):22-22. 被引量:1
-
2丁向阳,孙晓辉.美国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及引种栽培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5):13-16. 被引量:10
-
3周国庄,丁立军,赵乾,梁潭,刘杨.几个美国杂交杏李的生长结果习性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4(10):19-19. 被引量:2
-
4董建军,李春英,胡新权.美国杏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4,24(3):29-30. 被引量:1
-
5邓定洪.美国杂交杏李的栽培技术[J].专业户,2004(11):14-15. 被引量:1
-
6魏会丽,周国庄.七个美国杂交杏李的生长结果习性及栽培要点[J].西南园艺,2005,33(1):29-30. 被引量:3
-
7李洪敏.美国杏李丰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5(2):96-96. 被引量:4
-
8马科儒.世纪水果骄子——美国杂交杏李[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5):25-25. 被引量:1
-
9崔凤云,边韬,王连锁,李玉明,刘永泰,张富民,王春霞.杏李杂交新品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02S):14-14. 被引量:3
-
10赵利新,王风寅,张淑娟.杏李新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6(2):43-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
-
1焦江洪,杨留成,霍瑞庆,李鸿雁,赵秀丽.美国杏李高接换种及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20-6120. 被引量:9
-
2严毅,李贤忠,杨志明.我国美国杏李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120-12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尉玉珊.梨树高接换头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7):113-113.
-
2张玉君.贵妃杏的特性及建园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8):21-22.
-
3曹三强.凯特杏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11):93-93.
-
4杨伟,贾生舜.山区低产山杏高接改优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07-107.
-
5严毅,李贤忠,杨志明.我国美国杏李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120-123. 被引量:4
-
6王尚堃,张传来.杂交杏李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2(16):194-200. 被引量:10
-
7巴合提牙尔.克热木,徐业勇,巴图,王明.美国杏李4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9):1611-1617. 被引量:7
-
8杨红丽,李建贵,徐业勇,王明.新疆阿克苏地区6个杏李品种抗寒性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10):1782-1786. 被引量:11
-
9鲁延芳,占玉芳,甄伟玲,滕玉风,田晓萍.美国杏李‘风味玫瑰’落果规律及防落果措施试验[J].中国果树,2017(4):26-28. 被引量:2
-
10徐乔芬.施肥对美国杏李生长的影响[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1):175-181. 被引量:1
-
1李贵明,褚福侠.美国杏李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3(10):17-17.
-
2褚福侠,李贵明.美国杏李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4(1):32-32.
-
3褚福侠,李贵明.美国杏李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05(4):40-40. 被引量:1
-
4褚福侠,李贵明.美国杏李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3(10):29-29.
-
5美国杏李在南阳的栽培表现[J].南阳农业科技,2003(5):15-15.
-
6易延明.树叶巧加工 畜禽好青料[J].四川农业科技,2001(5):34-34.
-
7易延明.树叶巧加工 猪牛好青料[J].专业户,2001(3):25-25.
-
8张加延.杏李良种简介[J].北方果树,1995(2):23-25. 被引量:1
-
9于辉,李庆峰,耿凯,廖洪伟.经济林树种——杏李的发展前景探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4(4):63-65. 被引量:1
-
10禹明甫,杨留成,杨艳丽,李鸿雁,李敬,赵丽.杏李味王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3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