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视野》
CSSCI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Expanding Horizons
参考文献3
-
1[2][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30;202;24.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5.
共引文献11
-
1隋秀英.试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6-8. 被引量:2
-
2岳新风.试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精神[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8-10. 被引量:1
-
3蒙爱军.对人的本质的再理解——自由与自觉之维[J].贵州社会科学,2007(1):70-74. 被引量:1
-
4胡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95-98. 被引量:10
-
5鲍俊晓.偶像崇拜与人的异化[J].理论界,2011(9):84-86. 被引量:4
-
6陈加飞.当代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建设”话语[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9-10. 被引量:2
-
7尹新新.论“普世价值”的兴起原因与内在悖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59-62. 被引量:3
-
8王勇.论哲学的怀疑精神[J].学理论,2012(21):27-29.
-
9王璐.自然辩证法与人之提升——《〈自然辩证法〉导言》学习札记[J].改革与开放,2015(19):88-90.
-
10李艳.“中国梦”的文化场域与大学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2):33-3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6
-
1赵伟鹏.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学习恩格斯《反杜林论》的体会[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0(3):142-148. 被引量:3
-
2黄爱华.劳动、闲暇与自由[J].哲学研究,2005(5):28-33. 被引量:5
-
3吴巨平.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1):53-57. 被引量:8
-
4葛玲霞.从《论语》看孔子关于教师发展的若干思想[J].教育探索,2007(12):27-28. 被引量:1
-
5(德)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著,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M)商务印书馆, 1999
-
6吕素珍,周小琴.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6(2):66-68. 被引量:6
-
7贺哲.自由劳动关系与劳动教育价值取向阐释[J].求索,2009(8):113-114. 被引量:3
-
8莫非.高校师德滑坡的归因分析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4):42-44. 被引量:12
-
9袁吉富.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J].前进,1999,0(2):40-41. 被引量:1
-
10张高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师德散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2):52-54. 被引量:25
-
1杨平.协商政治维度下的政治协商制度[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5-18.
-
2李洪伟.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4):158-159. 被引量:2
-
3马国春,曹君.网络恐怖主义中的“伊斯兰国”[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3):90-96. 被引量:7
-
4张昆,王创业.考量国家形象的政治维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1):142-150. 被引量:6
-
5缪玉静.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J].华商,2007(22):169-169.
-
6白雪.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论《共产党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意义[J].现代农业,2007(9):79-80.
-
7彭澎.坚持依法治国与维护法律权威:理念共融、目标共生与路径共通[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4):91-95.
-
8王秉乾.论“一带一路”的若干维度[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24):151-152.
-
9邓安庆.西方正义观的伦理—政治维度与法治—政治维度[J].探索与争鸣,2011(11):25-26. 被引量:1
-
10叶庆丰,杨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1(6):57-6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