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
被引量:5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4-27,共4页
China Labor
同被引文献10
-
1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179-182. 被引量:25
-
2周兢.农民工的权益缺失及其保障问题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5(1):106-109. 被引量:23
-
3巴志鹏.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中的城市农民工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93-96. 被引量:5
-
4刘海啸,王海洋,赵萌.对我国产业基金发展问题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B08):74-76. 被引量:14
-
5青干班课题组.关于合肥市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4,3(1):48-52. 被引量:1
-
6蒋先福.近代法治国的历史再现——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论断新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6(2):1-7. 被引量:13
-
7韩翠凤,修景刚.试论《劳动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5):14-17. 被引量:6
-
8李剑文.维护民工法定劳动权益初探[J].学术探索,2002(5):71-74. 被引量:10
-
9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7):31-36. 被引量:171
-
10金国峰.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9):124-12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5
-
1苏林.戚会长的“三怕”——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戚道阜先生侧记[J].两岸关系,2002(12):40-40.
-
2罗忆源.从劳资关系不对称谈农民工维权艰辛的原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37-40. 被引量:8
-
3陈万明,张晔林.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公共劳务基金的构想[J].现代经济探讨,2006(5):73-76. 被引量:1
-
4张君玉.论建立农民工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7(3):19-20.
-
5管志慧,彭兆祺.“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6(2):87-8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郭圣乾,刘鑫宏.“民工潮”到“民工荒”凸显农民工权益保障——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J].甘肃农业,2005(4):18-19. 被引量:7
-
2盈利.关于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5,4(08B):57-58.
-
3易元红.“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5(9):73-74. 被引量:2
-
4徐玉龙,王志彬,郭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研究,2007,18(1):38-43. 被引量:14
-
5徐玉龙,王志彬,郭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7):90-95. 被引量:3
-
6肖云,高洁,曾军丽.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的制度缺陷与政府责任[J].行政与法,2007(8):18-20. 被引量:1
-
7韩天星.农民工人权保护问题初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42-43. 被引量:2
-
8王宏宇.云南农民工维权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73-75.
-
9杨奎臣,谭业庭,胡赫珏.用工荒形势下政府的角色义务定位——基于青岛开发区进城务工青年就业状况的调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86-89.
-
10郭淑贞.新生代农民工的劳资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7-11. 被引量:5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J].新劳动,2003(3):61-63. 被引量:1
-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2):23-25.
-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J].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2003(19):13-14.
-
4预计今年三种粮食亩成本上升[J].粮食问题研究,2007(5):42-42.
-
5调查预测[J].新电脑,2000,24(12):28-28.
-
6汪泽.葡萄生产期待机械化[J].农业装备技术,2006,32(2):1-1.
-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J].山西政报,2003,0(7):11-13.
-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3,0(2):4-5.
-
9梁劲松,张无畏,彭先才,李明祥.楚雄州乡镇企业持续发展调查预测[J].楚雄师专学报,2000,15(1):129-140.
-
10施建石.市场调查预测与营销决策[J].唯实,2000(7):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