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债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争论。我国在运用公债政策时 可适当借鉴西方理论。
出处
《经济与管理》
2003年第11期51-52,55,共3页
Economy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11
-
1[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 斯坦利·费希尔.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
2[美]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3[美]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
4[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5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
6[美]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何晖,刘明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7[美]托马斯J·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8托宾.资产积累与经济活动--十年后的稳定化政策[M].商务印书馆,1992.
-
9[美]布坎南 瓦格纳.赤字中的民主[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
10彭志远.凯恩斯主义国债理论与我国国债政策[J].财经研究,2002,28(4):9-1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8
-
1美国联邦赤字与公债问题析评[J].美国研究,1996,10(1):90-104. 被引量:2
-
2(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 斯坦利·费希尔.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
3(美)保罗·A·萨缪尔森 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
4(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5(美)罗伯特·霍尔 约翰·泰勒.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立足扩大国内需求,着力推进结构调整——200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1(7):13-19. 被引量:4
-
7樊彩耀.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不宜淡出——200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综述[J].宏观经济研究,2001(7):20-23. 被引量:5
-
8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36(8):3-14. 被引量:69
共引文献45
-
1宋世明.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中的规则变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4(8):82-86. 被引量:7
-
2周继红,吴仲斌.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教育供给方式[J].当代财经,2004(10):38-41.
-
3张滨滨.价格大战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2004(12):66-67. 被引量:1
-
4董新凯.国家对消费者的保护及其限度[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8-23. 被引量:3
-
5彭志远.宏观经济分析基本范式与我国的宏观政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02X):28-30.
-
6肖巍,钱箭星.环境也要有“德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1-64. 被引量:2
-
7周义程.集体物品供给主体观的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J].理论学刊,2005(3):40-43.
-
8程安林,梁芬莲.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与监管的政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5(2):223-224. 被引量:1
-
9郑传东.现代行政伦理视角下的公共利益探析[J].前沿,2005(5):155-158. 被引量:5
-
10贾征.财政改革与公共财政[J].理论月刊,2006(2):95-9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7
-
1汪同三,李涛.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J].中国社会科学,2001(6):42-53. 被引量:24
-
2彭志远.经济增长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6-10. 被引量:4
-
3Abel, Andrew, and Oliver Blanchard (1983) "An Intertempo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Saving and Investment ",Econometrica 51 (May), 675 - 692.
-
4Srinivasan T N. (1964) "Optimal Savings in a Two- sector Model of Growth", Econometrica 32 (May), 358 -373.
-
5[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 斯坦利·费希尔.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
6[关]罗伯特·巴罗 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进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7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J].财贸经济,2002,23(5):5-9. 被引量:73
-
1王兆玲.基于Probit模型的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X):271-271.
-
2厉以宁:经济学之争给创业者的启示[J].经济研究信息,2014,0(10):22-23.
-
3王勋铭.马克思的公债理论及我国公债发行问题[J].经济科学,1988(1):20-25. 被引量:1
-
4刘小凤,宋长旭.梁启超的公债思想研究及启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2-23.
-
5潘国琪,梁雁.试论陈云的公债思想——兼议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公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61-65.
-
6王勋铭,颜鹏飞.试论中国特色的公债制度[J].经济问题,1987(10):9-11.
-
7邬丽萍.试论经济波动中货币政策的选择[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0(5):8-11.
-
8陆夏.对西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不同解释——访经济学家王志伟[J].海派经济学,2009,7(5):1-17. 被引量:1
-
9陈燕.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及当前中国的对策[J].亚太经济,2010(1):45-49. 被引量:19
-
10霍伟东,杜金沛.货币政策能推动经济增长吗[J].经济体制改革,2002(4):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