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利工程运用对淮河洪水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在这次大水中,淮河流域的大型水库、行蓄洪区、分洪水道等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防洪作用。从水文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主要大型水库、行蓄洪区、怀洪新河、入海水道等水利工程运用对洪水的影响,以及1991年大水后河道治理对淮河中游行洪能力的影响,由此得出了一些关于淮河水利工程对洪水影响的基本结论。
作者
张建云
刘金平
程绪干
朱先武
机构地区
水利部水文局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安徽省水文局
出处
《中国水利》
2003年第10期21-23,共3页
China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淮河
洪水
行蓄洪区
防洪工程
分类号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1
1
孔锋.
化解重大风险背景下的人类世时代巨灾风险防范[J]
.中国减灾,2020,0(3):40-41.
被引量:4
2
纪冰.
2003年淮河洪水调度及灾后思考[J]
.灾害学,2004,19(1):54-57.
被引量:6
3
徐迎春,陈平,陈锡炎.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减灾[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2(1):61-65.
被引量:8
4
吴时强,吴修锋,周辉,童中山,杨锋,余松.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模型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5,16(2):196-202.
被引量:14
5
李永.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巨灾风险防范——我国地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实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2005,23(4):45-49.
被引量:14
6
河海大学.淮河中游段淮滨-蚌埠防洪规划洪水演进数学模型[R].南京:河海大学,1994.
7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水利厅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淮河干流淮滨至正阳关(鲁台子)河段大型防洪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报告[R].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1994..
8
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淮河干流淮滨至正阳关段防洪模型试验研究总报告[R].蚌埠: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1998..
9
姚允龙.
长江下游干流南京至镇江河段水面比降分析[J]
.水文,2008,28(2):78-79.
被引量:12
10
何晓燕,王兆印,黄金池.
水库溃坝事故时间分布规律与趋势预测[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6(1):37-4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吴时强,吴修锋,周辉,周杰,范子武.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应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9(3):1-7.
被引量:3
2
李宜雪,董增川,肖敬,施任生,许凌杰.
结雅、布列亚水库对黑龙江防洪需求的响应[J]
.人民黄河,2019,41(3):53-59.
被引量:3
3
孙正兰.
淮河入江水道归江控制河段行洪能力分析[J]
.水文,2019,39(6):52-58.
被引量:5
4
刘家宏,周晋军,王浩.
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分析与防控研究综述[J]
.水利学报,2023,54(1):34-4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冯帅,尹殿胜,余生.
息县枢纽工程泄流规模分析[J]
.人民黄河,2021,43(S01):139-141.
2
包红军,赵琳娜,李致家.
淮河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洪水预报水力学模型研究[J]
.湖泊科学,2011,23(4):635-641.
被引量:19
3
贲鹏,虞邦义,倪晋,周贺.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J]
.泥沙研究,2017,42(4):30-36.
被引量:9
4
姚原,顾正华,李云,辜樵亚,范子武.
森林覆盖率变化对流域洪水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0(1):9-15.
被引量:3
5
王凯.
浮渡河行洪能力分析及防汛特征水位研究[J]
.吉林水利,2020,0(3):16-20.
被引量:2
6
李梦玲,戴长雷,王羽,张凯文.
结雅河(精奇里江)流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3(4):56-60.
被引量:1
7
吴晓东,刘炜伟,任晨曦,王德维.
沂沭泗水系新沭河下段现状行洪能力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20,30(12):39-43.
被引量:5
8
李志红,李旺平,王玉,陈璐,郁林,周兆叶,郝君明,吴晓东,李传华.
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2种新型水体提取方法的对比与验证[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23(6):1106-1117.
被引量:6
9
钱睿智,王永东,薛军,孙梦醒.
淮河入江水道新民滩控制线行洪能力变化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22,32(7):58-60.
被引量:4
10
尹雄锐,胡春媛,王晓妮.
嫩江河道围堤对行洪能力的影响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2022,40(10):78-81.
1
淮河流域一九九一年防洪调度及工程运用[J]
.中国水利,1991(11):27-31.
2
赵承普,郑大鹏.
1991年淮河洪水后的反思[J]
.水利水电技术,1993,24(6):2-4.
3
黄祚继.
怀洪新河新胡洼闸工程施工新技术[J]
.治淮,1997(9):28-29.
4
黄卫东.
怀洪新河土方工程质量管理的体会[J]
.治淮,1994(6):17-17.
5
“96·7”淮河洪水考察报告[J]
.治淮,1996(9):7-10.
6
王义.
怀洪新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
.江淮水利科技,2008(4):8-8.
7
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若干意见[J]
.吉林政报,2006,0(14):18-20.
8
徐霞.
怀洪新河土方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J]
.治淮,1998(1):34-35.
9
徐英三,孟宪玉,陈强,缪宜江,焦娇,张帆,锁雷.
科学调度 统一指挥 迎战淮河洪水[J]
.治淮,2007(7):53-54.
10
裴熙健.
开挖新淮河解决淮河洪水入海出路刍议[J]
.江苏水利科技,1993(2):29-32.
中国水利
200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