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注射用中药冻干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冷冻干燥制剂不仅应用于多肽蛋白类药物的临床开发,更广泛应用于植物药现代化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很多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中药注射剂因其制剂的不稳定性,临床应用受到局限并且给储藏和运输带来不便.而将其应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冻干粉针后,稳定性大大增强,所得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能迅速溶解,该制剂含水量低,粉针包装可保持真空或充填惰性气体,有利于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作者
陈怡
罗顺德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药师》
CAS
2003年第11期743-745,共3页
China Pharmacist
关键词
冷冻干燥
中药冻干粉
稳定性
配伍
中药制剂
注射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TQ460.6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19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8
1
王腾,杨义芳.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银杏叶(冻干)有机溶剂残留量[J]
.中成药,2002,24(5):344-346.
被引量:12
2
李湘梅.
双黄连粉针剂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考察[J]
.西北药学杂志,2001,16(4):191-192.
被引量:7
3
徐桢琦,关国雄,王豫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精制、去热原工艺[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15(2):154-156.
被引量:2
4
刘汉清,张余生,何玉宝,何亚维,顾峥荣,张建民.
中药粉针的试制及其与水针的质量对比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90-92.
被引量:7
5
邓水德,梁勇.
活性炭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J]
.中国药师,2002,5(5):279-280.
被引量:3
6
张淑芳,张言.
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J]
.中医药研究,2002,18(4):51-51.
被引量:4
7
贾红慧,吴向东.
参附注射液研究进展[J]
.中成药,1993,15(2):35-36.
被引量:44
8
翁幼武,李岩,孙殿甲.
去氢骆驼蓬碱明胶微球药物含量及热解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药房,2003,14(1):15-17.
被引量:11
9
冯文军,张瑞芬,陈亚强,杨爱淑,杨辉,李伟光.
丹参粉针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02,19(2):61-62.
被引量:3
10
宋宇,张小清,黄雨荪.
滤膜、过滤器的选择及其在制药除菌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1,10(5):63-6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蒋学华,廖工铁.
靶向微球给药系统质量评价[J]
.华西药学杂志,1993,8(2):99-104.
被引量:19
2
濮家伉,尹琰,吴梅,钱之玉.
番红花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4,13(3):136-139.
被引量:13
3
夏关明.
精密过滤薄膜[J]
.医药工程设计,1993(2):37-42.
被引量:1
4
张志荣,廖工铁,钱文.
均匀设计法优选米托蒽醌毫微球的制备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6):246-249.
被引量:14
5
夏振民.
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限值[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3):54-55.
被引量:216
6
黄清泉,夏振民.
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验设计[J]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2):72-74.
被引量:313
7
曹春林.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Ⅱ部)[M].广东科技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附录7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9册)[M].,1998.233.
10
宋纯清 徐任生 等.番红花花被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1985,(4):17-19.
共引文献
108
1
闫家福,仝燕,王锦玉,张锴镔,马振山,王琳,王智民.
冷冻干燥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5-69.
被引量:25
2
刘齐宁,杨芳欣,丁慧.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0):1290-1292.
被引量:6
3
刘嘉,刘汉清.
冻干技术及其在中药冻干制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1(5):34-42.
被引量:19
4
陈桂红,曾繁涛,庄萍.
葛根素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的研究[J]
.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3):33-34.
被引量:1
5
陶玲,王永林,王爱民,何迅,李勇军,刘丽娜.
HPLC法测定七神喉痹通颗粒中岩白菜素的含量[J]
.中草药,2005,36(2):218-219.
被引量:6
6
秦志祥,贾晋太,李春雨.
人参皂甙并去甲乌头碱对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18(4):280-282.
7
张韻慧,许建辰,肖莉,李宁.
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5,36(3):455-458.
被引量:13
8
郑立明,吴炎金,漆新文,张风娥.
正交试验法筛选骆驼蓬总碱片处方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房,2005,16(6):423-425.
被引量:4
9
敖利.
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参麦冻干粉针中糖的组成[J]
.中国药业,2004,13(8):38-38.
被引量:4
10
王西霞,田吉梅,曹洋,陈燕,肖业伟,罗礼容.
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对中枢、神经-肌接头及骨骼肌疲劳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1):35-3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92
1
何瑜.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谈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其合理用药[J]
.今日健康,2016,15(4):279-279.
被引量:1
2
饶宾期,方德明,肖杰明.
中药提取液低温浓缩技术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7,23(5):128-130.
被引量:2
3
闫家福,仝燕,王锦玉,张锴镔,马振山,王琳,王智民.
冷冻干燥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5-69.
被引量:25
4
肖小河,陈士林,黄璐琦,肖培根.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20年概论[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19-523.
被引量:113
5
王立岩,张大方,曲晓波,张志仁,王奕琛.
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强心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96-599.
被引量:49
6
王喜忠,萧成基.
我国干燥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及待开发的课题[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S1):1-3.
被引量:5
7
王彩玲.
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48-49.
被引量:9
8
丛永壮,李爱群.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的改进[J]
.淮海医药,2004,22(5):430-430.
被引量:1
9
田进国,朱文荣,任健,唐波,高彦慧,娄红祥.
茯苓、党参、重楼等13种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J]
.中成药,2004,26(7):517-521.
被引量:19
10
孙秀梅,张兆旺.
用“半仿生提取法”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的设想[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59-6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柳玉石,黄浩,唐星.
注射用脑脉清冻干粉针制备工艺的考察[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3):103-108.
2
邱志芳,陈勇,王龙虎,瞿海斌,程翼宇,刘雪松.
中药浸膏干燥技术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2):122-126.
被引量:23
3
詹丽茵.
冷冻干燥技术的中药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2):26-28.
被引量:19
4
赵祎镭,曲伟,焦雨豪.
中药急症用注射剂的应用及研究趋势[J]
.中国药房,2009,20(18):1432-1434.
被引量:10
5
刘磊,高静,张秀梅.
四种中药粉针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511-2513.
被引量:3
6
陈周全,张宁.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思考[J]
.中成药,2010,32(9):1573-1578.
被引量:23
7
冯雪,初正云,翟延君,张慧.
黄芩苷溶解度及注射用冻干粉的制备[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49-51.
被引量:3
8
郭林平.
冻干机制冷与真空系统的维护及常见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52-52.
9
马宁,侯雅竹,王贤良,毛静远.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不良反应文献研究与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2015,24(10):1197-1200.
被引量:19
10
王丽莉,诸葛欣,吕欣.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高龄患者应用中的安全性[J]
.药物评价研究,2018,41(3):422-424.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
欧阳瑾,李伟,唐锐先.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9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74-75.
被引量:6
2
杨青.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用药[J]
.海峡药学,2010,22(4):176-178.
被引量:10
3
郭金枝.
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3):55-56.
4
陈周全,张宁.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思考[J]
.中成药,2010,32(9):1573-1578.
被引量:23
5
康玉斌,邱俏檬,杨丽丽,贺彩芳.
中药输液微粒的来源、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0,24(10):2643-2644.
被引量:11
6
桑迎迎,周国燕,王爱民,曹斌宏.
中药材干燥技术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0,32(12):2140-2144.
被引量:54
7
王莹,李页瑞,王翔,刘砚墨,刘雪松,王龙虎,陈勇.
地黄叶浸膏微波真空低温干燥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2011,32(6):104-109.
被引量:2
8
张爱丰,余祥正.
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对黄芩苷的增溶作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5):654-655.
被引量:2
9
童绥菊.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9):3947-3948.
被引量:1
10
谭炳海,王海挺,李成应.
冻干技术及其在兽药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兽药杂志,2011,45(11):53-55.
被引量:3
1
主要药品包装“九五”发展目标[J]
.中国新包装,1998(3):15-16.
2
程淑云,李永吉,陈英,崔淑霞,张文君.
浅谈中药冻干粉成型的影响因素[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01-1803.
被引量:8
3
穆惠慈.
杞菊地黄丸剂、口服液及汤剂中丹皮酚含量比较[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3):222-223.
被引量:1
4
程秀莲,宋恩军,任广军,周琦,霸书红.
三聚磷酸二氢铝对氨气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
.化学与粘合,2012,34(3):23-25.
5
郭蓓.
穿心莲的研究及临床开发[J]
.药学进展,2004,28(12):542-546.
被引量:22
6
杨毅.
液体药物硬胶囊充填新技术[J]
.安徽医药,1999,3(4):29-32.
7
2009年1月全球研发计划[J]
.制药原料及中间体,2009(5):35-38.
8
赵曦,翟乙娟,都恒青,仲平,周桂生.
30种商品阿胶的质量比较[J]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0):690-692.
被引量:10
9
定制合成的新兴力量[J]
.化工文摘,2004(5):11-11.
10
闫芳,李君,郭金甲,任杰.
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制剂应用中关键因素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28-129.
被引量:7
中国药师
200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