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加速增长 惟解自生难题——《前10年的转轨——东欧和前苏联的经验和教训》述评
被引量:13
Viability,Transition and Economic Growt
出处
《经济学(季刊)》
2003年第1期237-252,共16页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参考文献24
1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 .经济学(季刊),2002,1(2):269-300. 被引量:474
2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 .经济研究,2002,37(12):15-24. 被引量:192
3 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J] .经济研究,2001,36(9):60-70. 被引量:253
4 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3(4):18-32. 被引量:148
5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 From Plan to Market, 1997.
6 World Bank, Transition : The First Ten Years-Analysis and 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2002.
7 Balcerowicz, Leszek. "Common Fallacies in the Debate on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Economic Policy, 1994, Vol. 9, Issue 19, 16-50.
8 Blanehard, O , R Dornbuseh, P Krugaman, R Layard and L Summers, Reform in Eastern Europ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
9 Boycko, Maxim,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Privatizing Russi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
10 Brada, Josef C and Arthur E King. "Sequencing Measur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ist Economies to Capitalism: Is There a J-Curve for Economic Reform", Research Paper Series # 13, Washington, D C : Socialist Economies Reform Unit, World Bank, 1991.
二级参考文献30
1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 .中国工业经济,1997(3):31-37. 被引量:350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0..
3 林毅夫 平新乔.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关于技术选择指数的测量与计算》,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2003[Z].,2002..
5 Robert J. Barro and Xavier Sala-I-Marti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 1, 1997, pp. 1-26.
6 N G Mankiw, D Romer and D N Weil,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1992, pp. 407-437.
7 Robert J . Barro and Xavier Sala-I-Martin, 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s Activity, no. 1, 1991, pp. 107-182.
8 Robert J Barro and Xavier Sala-I-Martin, Converg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 4, 1992, pp. 223-251.
9 T Jian, J D Sachs and A M Warner, 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7:1, 1996, pp. 1-21.
10 Kai-yuan Tusi, Economic Reform and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50, 1996, pp.353-368.
共引文献1003
1 余乔立.党建工作在国企改革中的引领作用[J] .中外企业文化,2021(11):156-158. 被引量:1
2 周国富,柴宏蕊,方云龙.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10):76-87. 被引量:27
3 张志昌,任淮秀.政府补贴、寻租与企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0(3):92-103. 被引量:21
4 戴美虹,刘海洋,林令涛.制度还是技术影响中国的出口活力:以国有企业为例[J] .世界经济,2021(3):110-134. 被引量:12
5 景光正,房帅.金融市场化、要素禀赋与出口市场资源配置效率[J] .上海金融,2022(2):13-27. 被引量:1
6 蔡之兵.区域优势演变、产业地位变迁与差异化发展路径[J] .求索,2021(4):108-116. 被引量:4
7 赵静静,蔡锐.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竞争性国有企业自生能力[J] .全国流通经济,2021(15):84-86.
8 Jhony Choon Yeong Ng,徐淑雅,贾良定.模仿型和试错型造假模式:一项经典扎根理论的比较研究[J] .南大商学评论,2020(1):120-141.
9 杨云灿,张永红,黄泽萱.制造业上市公司绿色债券和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2,42(7):29-38. 被引量:1
10 熊勇清,徐文.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选择性”抑或“功能性”政策?[J] .科研管理,2021,42(6):58-64.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168
1 李晓西.WTO与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J] .求是,2001(22):45-47. 被引量:6
2 田利辉.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J] .经济学(季刊),2004,3(B10):15-26. 被引量:84
3 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1):29-40. 被引量:138
4 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04(5):3-8. 被引量:13
5 孔田平.从中央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波兰案例[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5(1):8-14. 被引量:6
6 唐海燕.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J] .世界经济,1995,18(5):4-11. 被引量:3
7 蔡昉.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战略选择——中国又到了重化工业化阶段吗[J] .经济学动态,2005(9):15-19. 被引量:35
8 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经济研究,2005,40(11):4-9. 被引量:121
9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学(季刊),2005,5(1):75-108. 被引量:786
10 江曙霞,罗杰,黄君慈.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和银行系统性风险[J] .金融研究,2006(4):40-48.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13
1 雎国余,蓝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60-70. 被引量:50
2 唐海燕,孔翔.我国出口产品生产空间格局的创新[J] .国际经贸探索,2005,21(3):41-45.
3 孔翔.传统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18-21. 被引量:3
4 朱成全,汪毅霖.软预算约束的政策动机与国有经济布局效果评价[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75-84.
5 邓君.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改革及其主要经验探讨——以波兰为例[J] .世界经济情况,2009(3):39-44.
6 吕延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0(2):32-37. 被引量:5
7 吕延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0(6):40-46. 被引量:1
8 鲁海帆.我国出口产品能耗、CO_2排放及其对出口结构的影响[J] .国际经贸探索,2011,27(12):13-18. 被引量:2
9 杨娉,李博.从城投债发行定价看利率市场化改革[J] .南方金融,2015(2):72-82. 被引量:9
10 余泳泽,陈蕾,杨晓章.中国式分权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7(2):17-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00
1 杨桃源.颠覆未遂 变革势成 黑马狂冲世界杯[J] .瞭望,2002(28):52-53.
2 郭新贺,骆正清.芯片设计公司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J] .管理观察,2009(4):124-127.
3 邓汉超.我国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的过程及特征分析[J] .山东经济,2005,21(6):5-10. 被引量:3
4 邓汉超.论我国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增长[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34-37.
5 邓汉超.体制转型与我国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8-22.
6 董利.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波动性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2006,32(11):84-87. 被引量:12
7 孙广生.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6(3):62-73. 被引量:74
8 王延军.我国三大地带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J] .财贸研究,2006,17(6):1-6.
9 陈享光,刘霄.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06,28(6):11-17. 被引量:1
10 吉瑞,王彦博.转轨时期企业投资行为目标及影响因素——基于新古典模型的实证检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92-9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