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固体地球科学未来25年研究设想
被引量:2
Research Advance of NASA Solid Earth Science in Next Twenty Five Years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88-996,共9页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参考文献1
-
1[1]NASA SESWG. Living on a Restless Planet: Solid Earth Sciences Working Group Report 2002.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1-63.
同被引文献7
-
1吴发启.水土保持学科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5-9. 被引量:19
-
2丁锡祉,郑远昌.再论山地学[J].山地研究,1996,14(2):83-88. 被引量:25
-
3王士革.山地灾害与减灾[J].中国减灾,2006,16(6):15-18. 被引量:1
-
4钟祥浩.山地环境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J].山地学报,2006,24(5):525-530. 被引量:14
-
5陈国阶.对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26-131. 被引量:20
-
6丁锡祉 郑远昌.初论山地学[J].山地研究,1986,4(3):179-186.
-
7钟祥浩.山地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山地环境学[J].山地研究,1998,16(2):81-84.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冯佺光.我国山地资源综合开发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96-701. 被引量:16
-
2邓伟.重建规划的前瞻性: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布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1):28-33. 被引量:11
-
3樊杰.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科学基础——对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J].经济地理,2011,31(1):1-6. 被引量:31
-
4吴艳宏,周俊.山地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第四纪研究,2011,31(5):909-916. 被引量:4
-
5程根伟,钟祥浩,郭梅菊.山地科学的重点问题与学科框架[J].山地学报,2012,30(6):747-753. 被引量:6
-
6纳日碧力戈.主持人语 走向中国山地民族学的新天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5(1):82-84. 被引量:3
-
7邓伟,唐伟.试论中国山区城镇化方向选择及对策[J].山地学报,2013,31(2):168-173. 被引量:35
-
8邓伟,熊永兰,赵纪东,邱敦莲,张志强,文安邦.国际山地研究计划的启示[J].山地学报,2013,31(3):377-384. 被引量:13
-
9吴艳宏,邴海健,周俊.山地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37(2):75-82. 被引量:4
-
10邓伟,戴尔阜,贾仰文,陈洪松,熊东红,石培礼.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效应及其调控[J].山地学报,2015,33(5):513-520. 被引量:29
-
1卡根,张天中.地震预报:预报方法的科学挑战与证实[J].国际地震动态,1997(6):25-26. 被引量:1
-
2吴时国,涂霞.过去全球变化的南海沉积记录——研究现状与展望[J].南海研究与开发,1996(1):21-26.
-
3朱战军,周建勋,林壬子.挤压构造的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J].断块油气田,2002,9(2):11-13. 被引量:13
-
4乔方利,张庆华.红外和水色遥感资料同化研究设想[J].黄渤海海洋,1994,12(4):39-44.
-
5闫平科,王来贵.利用苦卤固定二氧化碳的研究设想[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5):14-15.
-
6张金龙.气象能见度理论及数字观测技术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33(1):218-218.
-
7温彦锋,赵剑明.土石坝震害及抗震防灾研究设想[J].防灾博览,2009(1):34-39.
-
8任振球.大气环流创新模式—内外因耦合及三维地转平衡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中尺度特大暴雨模式研究设想[J].地球信息科学,2000,2(2):16-17. 被引量:4
-
9曹莹,陈敬英,夏志国.太阳射电米波中的尖峰辐射[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9,18(2):198-200.
-
10赵力平,张大为.测绘仪器自动铅垂系统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8(8):37-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