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以无权处分合同法律效力的立法选择为中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无权处分合同法律效力的立法设计是当前民商法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之间制度协调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笔者批驳了善意取得为原始取得的观点,认为善意取得应为继受取得,而这客观上要求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的交易行为,从而论证了“合同有效说”应当成为我国无权处分法律制度的理性选择。
作者
王少波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无权处分
善意取得
继受取得
民商法
合同法
法律效力
分类号
D923.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8
1
洪逊欣.中国民法总论[M].台湾:1982.
2
梁慧星.物权变动与无权处分[A].判解研究(第1辑)[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3
孔祥俊合同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葛云松.论无权处分[A].梁慧星.民商法论从(21)[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1.201.
5
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以中国法和德国法中所有权变动的比较为中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
我国台湾地区采物权形式主义模式,债权行为生效要件独立于物权行为而判断且不以处分权为要件.处分人为无权处分时,债权行为不因处分权欠缺而为有效合同,从而为规范处分人与买受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一个"逻辑前提".
7
关于该说,详见葛云松.论无权处分[A].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21卷)[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
8
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以中国法和德国法中所有权变动的比较为中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3
1
王莉君.
论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的基本概念[J]
.政法论坛,2003,21(6):88-100.
被引量:5
2
易军.
私人自治与法律行为[J]
.现代法学,2005,27(3):8-17.
被引量:29
3
王立梅.
试论出卖人所有权转移义务的履行[J]
.政法论坛,2002,20(3):63-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王闯.
试论出卖他人之物与无权处分──兼释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与第五十一条之间的关系[J]
.人民司法,2000(11):22-25.
被引量:17
2
吴国喆.
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补正──无权处分人与善意受让人间法律关系之协调[J]
.法学研究,2005,27(4):3-16.
被引量:49
3
蔡立东.
转让合同效力与善意取得构成的立法选择——基于立法技术的考量[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2):59-66.
被引量:7
4
王利明.无权处分的若干问题[A].王利明主编.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无权处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马克思·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08.
6
彭诚信.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下)[J]
.法律科学,2000,18(2):55-65.
被引量:25
7
王轶,关淑芳.
试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6(3):28-37.
被引量:16
8
王利明.
论无权处分[J]
.中国法学,2001(3):77-90.
被引量:152
9
王轶.
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J]
.中外法学,2001,13(3):278-289.
被引量:33
10
石纪虎.
论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认定[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7(1):72-7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惠谦.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比较与分析[J]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4):89-92.
被引量:1
2
彭诚信,李建华.
善意取得合同效力的立法解析与逻辑证成[J]
.中国法学,2009(4):85-101.
被引量:46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高完成.
不动产冒名处分的私法适用路径研究[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0(1):176-187.
被引量:1
2
李红玲.
论善意取得中转让合同之效力[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7(3):86-89.
3
周喜梅.
我国未来民法典不宜采两元物权变动模式[J]
.学术论坛,2010,33(2):134-139.
被引量:4
4
姚明斌.
论出卖他人之物——一个基于请求权基础的分析[J]
.研究生法学,2010,25(3):71-85.
5
王凌松.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探析[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3):94-96.
6
娄爱华.
论善意取得制度中的转让合同效力问题——兼谈《合同法》第51条与《物权法》第106条之关系[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1):149-155.
被引量:18
7
丁俊峰,何东宁.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善意受让股权规则[J]
.人民司法,2011(15):82-86.
被引量:6
8
方金华.
善意取得转让合同的效力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67-71.
9
李国强,孙伟良.
民法冲突解决中的利益衡量——从民法方法论的进化到解释规则的形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18(1):58-66.
被引量:36
10
程巧玲.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J]
.法制与经济,2011,20(24):20-21.
被引量:1
1
陈高英.
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效力的探讨[J]
.福州党校学报,2001(2):43-44.
2
孙华峰.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效力与几点建议[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2):109-109.
被引量:1
3
马雪寒.
划拨土地上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效力之我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28):240-241.
4
张姝.
论合同法律效力的范围[J]
.法制与经济,2009,18(24):76-77.
被引量:1
5
朱虎.
财产法内部的区隔与关联——债法修改中的物权制度协调问题[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3):13-18.
被引量:3
6
秦帆.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问题[J]
.科教导刊,2015(8):142-143.
7
郑维和.
无权处分合同法律效力的重新审视[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0(28):11-11.
8
刘次邦,陈玉.
“以贷还贷”相关合同法律效力探析[J]
.时代金融,2007,0(10X):96-97.
9
李祖全.
论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4):40-42.
10
齐小萍.
论合同的情事变更原则[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7S):60-61.
理论月刊
200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