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言复兴论 被引量:1

On Revival of Learning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言与白话作为两种书面语言,伴随着中国文学走过了两千余年的光辉历程;文言与白话的兴衰、消长与更替,是中国文学变革的根本性标志。将文言与白话对立起来,尊此抑彼,无疑是片面和错误的,对中国文学的语言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复兴文言语体创作,对于丰富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形式,促进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毕耕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Theory 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曹丕.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 2黄遵宪.日本国志[M].卷三十三.上海:上海图书集成书局,1898.
  • 3周作人.理想的国语.夜读的境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779.
  • 4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32.
  • 5寒生.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86.
  • 6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J].诗探索,1998(1):1-18. 被引量:33
  • 7章学诚.文史通义.文言文基础知识问答[M].长沙:岳麓书社,2002.2.
  • 8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64
  • 9瞿秋白.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121.

共引文献292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