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拒绝平庸的精神漫游——贾平凹小说的叙述范式的嬗变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贾平凹从故乡的商山丹水中走来,其人其文既包孕着秦山的雄奇风骨,又流溢着楚水的灵秀之气.山是宇宙中静的象征,它浑厚沉雄,以不变的气魄睥睨万物.而水是天地间动的化身,它轻盈空灵、变幻万端,正所谓滔滔江河,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在系统地翻阅贾平凹小说的日子里,我的意念中总是蓦然跃出这样的两个中心意象:主静的山和好动的水.
作者
李遇春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34,共9页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叙述范式
启蒙叙述
生存论叙述
现代性反思叙述
政治文学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4
1
李莉.
从贾平凹小说看古语的现代神韵[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7):29-30.
被引量:1
2
李建军.
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再评《怀念狼》兼论一种写作模式[J]
.南方文坛,2002(4):45-50.
被引量:28
3
田美丽.
城乡之间的无尽徘徊与迷失——评贾平凹的《怀念狼》[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77-80.
被引量:1
4
符杰祥,郝怀杰.
贾平凹小说20年研究述评[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6):20-23.
被引量:6
5
李红军.
走出伊甸园──贾平凹小说论[J]
.文艺评论,1998(6):72-79.
被引量:5
6
贾平凹.
答陈泽顺先生问[J]
.小说评论,1996(1):11-15.
被引量:36
7
雷达.
心灵的挣扎——《废都》辨析[J]
.当代作家评论,1993(6):20-28.
被引量:59
8
李洁非.
《废都》的失败[J]
.当代作家评论,1993(6):29-35.
被引量:11
9
韩鲁华.
世纪末情结与东方艺术精神——《废都》题意解读[J]
.当代作家评论,1993(6):54-59.
被引量:13
10
刘建军.
贾平凹小说散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85(1):17-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牛秋实.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文化意识[J]
.作家,2012(12):9-10.
2
梁颖.
贾平凹的角色定位与自我身份认同[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1):71-75.
被引量:3
3
王芳.
对乡村精神坐标的重新寻找——关于贾平凹《秦腔》的“叙述残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1):92-94.
被引量:3
4
黎晓华.
激情—矛盾—理性——贾平凹小说创作三境界[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8(2):115-117.
5
武子翔.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荒诞色彩[J]
.长安学刊,2020,11(6):188-190.
6
孙立武.
作为书写策略的现代意识——以贾平凹《暂坐》为考察对象[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5):100-105.
7
李彦仪.
致病和治病:贾平凹小说情爱叙事的现代性焦虑[J]
.当代作家评论,2021(6):177-184.
8
杨优美.
贾平凹小说研究综述[J]
.青年文学家,2015,0(2Z):14-15.
9
陈天.
论《秦腔》中“乡土中国”的裂变[J]
.青年文学家,2016,0(4Z):20-2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亚娟.
从写实到想象——贾平凹乡土小说的结构变化[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6):61-63.
2
张玉洁,胡宗锋.
乡土挽歌——读《秦腔》与《德伯家的苔丝》[J]
.小说评论,2008(6):109-112.
被引量:4
3
苏晓红,王杰女.
传统文化的悼亡人——《秦腔》中疯子引生形象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5):96-98.
被引量:2
4
赵阳阳.
当代中国乡土文学的新视野——贾平凹《秦腔》的文化精神诠释[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4):26-30.
5
郭名华.
论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的结构艺术[J]
.当代文坛,2015(4):43-47.
被引量:4
6
陈天.
论《秦腔》中“乡土中国”的裂变[J]
.青年文学家,2016,0(4Z):20-21.
1
李昆峰.
《墙上的斑点》之解读[J]
.社会科学家,2007,22(S2):247-248.
2
范志忠.
民族史·家族史·个人史 ——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叙事研究[J]
.艺术广角,2001(3):39-44.
3
曹楚.
论拜伦对政治和文学的影响[J]
.青春岁月,2011,0(14):15-15.
4
古海阳.
多元化的绽放——略论90年代中期后翟永明诗歌形式技巧的嬗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3):67-67.
5
于海.
色彩斑斓的心灵之旅——乔伊斯的《阿拉比》和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对照赏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4):76-78.
被引量:1
6
范志忠.
叙述范式的转型——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的审美描述[J]
.文艺评论,2001(4):17-25.
7
梦蝶.
平凡中掘取激情[J]
.农家女,2015,0(6):29-29.
8
杜沐,姚剑峰(图片).
发现生活之美[J]
.大市场,2013(4):149-155.
9
拒绝平庸[J]
.领导文萃,2001,0(8):35-35.
10
刘洁丽.
拒绝平庸[J]
.北方文学(下),2011(6):1-1.
小说评论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