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年第10期40-42,共3页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二级参考文献2
-
1[美]雷蒙德·A·诺伊(Raymond A·Noe)等 著,刘昕.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2陈春花,欧亚菲.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选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17(5):15-17.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7
-
1李瑞红.交易与博弈下的末位淘汰制[J].科技资讯,2008,6(11):183-184.
-
2罗开平,陈绍刚,李一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末位淘汰制的定量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08,17(2):160-166. 被引量:1
-
3郑君毅.末位淘汰制不能“被”滥用[J].中国市场,2010(48):148-149.
-
4曹怀银.基于信息产业的人力资源动态激励体系构建[J].经济师,2013(2):244-245. 被引量:2
-
5魏连江,赵才智,方宗武.高等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末位管理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0(11):6-7. 被引量:2
-
6赵俊,赵鹏程.对教师实施末位淘汰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5X):271-271.
-
7罗瑞荣.末位淘汰要避免劳动争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20(6):44-45.
同被引文献10
-
1何茂涛.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其管理本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92-94. 被引量:3
-
2曹环军.全面看待末位淘汰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1):33-34. 被引量:1
-
3田家华,张光进.末位淘汰——管理中的一柄“双刃剑”[J].经济与管理,2006,20(9):45-47. 被引量:6
-
4Hvide,R.Tournament Rewards and Risk Taking.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2,(2):253-267.
-
5栾量海.员工淘汰问题研究.
-
6浅谈实施员工淘汰管理的环节,文章来源:中入网,发布时间:2007-03-02.
-
7杨宏.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问题员工”.
-
8杨明炜.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面临巨大挑战,2007-1-10.
-
9构架国企员工退出机制,考试吧(Exam8.corn)2007-5-15.
-
10樊睿萍.论绩效管理中的末位淘汰制[J].山西科技,2004(1):23-2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陈威,袁胜.论绩效管理中末位淘汰制的适用性及其改进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07(z1):70-72.
-
2翁文先,李兵.绩效考核中末位淘汰制的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6,23(6):51-53. 被引量:1
-
3魏光兴.末位淘汰制的创新激励与员工选拔功能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9):104-105. 被引量:2
-
4梁灼铭.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淘汰机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61-61.
-
5吕娣,李福生.完善员工考核淘汰机制,打造精湛人才队伍[J].时代经贸,2013,11(2):204-205.
-
1相宜.谈企业经济效益的考评指标[J].安徽财会,1991(9):19-20.
-
2叶铭伟.企业如何进行绩效考评[J].经理人内参,2002(2):28-29.
-
3姚香帆.关于开展绩效考评的思考[J].商业企业,2003(2):36-37.
-
4龚健,黄鲁成.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实施BPR的思考[J].决策借鉴,2002,15(3):9-12. 被引量:3
-
5张吉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发展战略的选择研究[J].通讯世界,2014,20(12):253-254.
-
6朱金梅.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67-67.
-
7孔祥民.平衡,优化考评指标之法[J].人力资源,2012(12):44-46.
-
8施能自.新型人力资源管理5部曲[J].经理人,2002(11):34-36. 被引量:4
-
9谢新华.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J].人才资源开发,2006(2):96-96. 被引量:1
-
10陈彩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人力资源管理,2011(5):196-197.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