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氧氟沙星对氨茶碱在家兔体内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了单用阿斯美胶囊及合用氧氧沙星后兔血清的氨茶碱浓度。结果表明,合用氧氟沙星使氨茶碱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显著增高。单用与合用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5.99±4.64和24.62±6.98,稳态峰浓度Cmax分别为8.60±2.13和10.72±2.0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
何凤慈
陈亮
黄亚东
机构地区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大坪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1999年第5期25-25,共1页
China Pharmaceuticals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氨茶碱
血药浓度
荧光偏振免疫法
分类号
R974 [医药卫生—药品]
R978.19 [医药卫生—药品]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冯向庭,张建春,高丽菊,陈鼎继.
乙酰螺旋霉素对家兔体内稳态茶碱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中国药事,1996,10(3):183-185.
被引量:2
2
杨淑英.
常用抗菌药与氨茶碱的相互作用[J]
.中国药事,1994,8(6):375-377.
被引量:2
3
郑明新,王越,李盾.
氧氟沙星对人体内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1):9-10.
被引量:21
4
王小平,缪竞智,贾玉霞,赵禾欣,王海良,孙春华,万翼英.氧氟沙星与氨茶碱并用临床实验初步观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2(02).
5
沈文照,周芝芳,聂金荣,胡欣,范济堂,刘湘勇,祝丽丽,何佩华.氨茶硷片的生物利用度研究[J]医药工业,1981(0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孙忠实.
氨茶碱的临床药理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6):13-15.
被引量:6
2
曲春华,阮计章,李性天.
氯霉素对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参数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6):3-6.
被引量:10
3
郑明新,王越,李盾.
氧氟沙星对人体内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1):9-10.
被引量:21
4
王金元.
利福平与氨茶碱的相互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9(9):404-405.
被引量:8
5
胡国发.影响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因素[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11).
6
徐卫龙,侯亚平.氨茶碱与螺旋霉素合用不良反应一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5(11).
7
陈顺烈,林永祥,蒋三员.氨茶碱的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8(10).
8
陈 刚.治疗药物监测[M]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9
■田甚五郎,许铁男.新喹诺酮抗菌药物的今后方向[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8(02).
10
A. H. Thomson,G. D. Thomson,M. Hepburn,B. Whiting. A clinic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ciprofloxacin and theophylline[J] 1987,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4):435~436
共引文献
21
1
叶振国,张鲲.
浅述氨茶碱伍用的相互作用[J]
.中国药业,1997,6(11):30-30.
2
杨淑英.
常用抗菌药与氨茶碱的相互作用[J]
.中国药事,1994,8(6):375-377.
被引量:2
3
周茂金,李广华,苏美英.
茶碱与某些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J]
.中级医刊,1995,30(2):41-42.
被引量:2
4
徐永昭.
氧氟沙星的药物相互作用[J]
.辽宁医学杂志,1996,10(2):97-98.
被引量:4
5
张全贵,宁殿瑛.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1996,25(2):105-106.
6
吴凯,朱立勤.
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J]
.天津药学,1996,8(3):62-63.
7
黎月玲,郑企琨.
氧氟沙星对健康人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9):389-391.
被引量:12
8
卢豫,李家万,吴伯章.
喹诺酮类药物不宜和一些药物合用[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9,21(2):5-7.
被引量:1
9
贾海波,爱民,贾海鹰,杨巧荷.
人尿中氧氟沙星栓剂含量的测定[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8(3):186-187.
被引量:1
10
曹志胜,万仁忠,苏美英,周茂金.
联合用药对茶碱剂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1999,27(8):54-55.
同被引文献
4
1
黎月玲 郑企琨.左氧氟沙星对健康志愿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4:316-316.
2
孙成春 赵小元.克拉霉素对兔体内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26:15-15.
3
蒋淼,徐丽婷,贾正平,谢景文,陈龙,杨晓青,姜宁西.
氟罗沙星对肺心病人体内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10):441-443.
被引量:13
4
唐春萍,江涛,周怀海,苏雪媚,杜棋璋.
罗红霉素对兔体内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5):560-56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立新,张文霞.
氨苄青霉素对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05,27(8):621-622.
被引量:1
2
王立新,张文霞.
氨苄青霉素合用氟美松对兔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天津医药,2006,34(5):330-33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祝文兵,唐勇擘,张晶,田静,阳利龙,何周康.
支气管哮喘患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结果分析[J]
.儿科药学杂志,2016,22(2):35-38.
被引量:4
1
周雅萍.
2种盐酸氨溴索制剂的人体药动学研究[J]
.中国药房,2012,23(26):2431-2433.
被引量:2
2
章苏玲.
阿斯美胶囊4个组分的HPLC测定法[J]
.药物分析杂志,1999,19(2):130-132.
被引量:1
3
谭才宏,张九如,钱小蔷,汤坚,马宏峰.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帕珠沙星和氨茶碱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0):1475-1477.
被引量:2
4
蒋芝荣,翁信源,朱永红,刘明华.
60岁以上肺心病老人口服茶碱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0,6(S1):88-88.
5
李湘晖,张一飞,田甜,张波.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氨茶碱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J]
.医药导报,2010,29(6):801-803.
6
杨增颜.
氨茶硷用于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观察[J]
.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18(6):19-20.
7
王秋华,戴其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斯美胶囊中4种组分的含量[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4):206-208.
被引量:1
8
段更利,郑璐侠,陈钧,黄建明,顾丽华,梁建英,李锐,刘杰.
国产亚叶酸钙片、胶囊与进口亚叶酸钙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6):441-443.
被引量:3
9
冯岚.
阿斯美胶囊中四种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1997,16(4):50-53.
被引量:3
10
尹鸿,李成义,贺平,刘桂贤,孙芳云.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藏族人微量唾液和血液中氨茶碱含量[J]
.西北药学杂志,1994,9(3):99-101.
被引量:1
中国药业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