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99年第3期52-55,共4页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同被引文献19
-
1刘全福.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J].中国科技翻译,1999,12(3):2-5. 被引量:9
-
2刘伟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104-105. 被引量:6
-
3穆丹.语境与口译选词[J].外语教学,2000,21(3):89-91. 被引量:12
-
4叶苗.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J].中国翻译,2000(4):16-19. 被引量:18
-
5张美芳.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5):374-379. 被引量:92
-
6李军.语用、语境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8,19(3):70-72. 被引量:11
-
7李丽生,马艳.试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J].山东外语教学,1998,19(4):18-23. 被引量:12
-
8李海川.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51-52. 被引量:1
-
9[2]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March 4,1993.
-
10[3]The New York Times, Feb 12,1993.
二级引证文献41
-
1屈妮妮.语境对翻译的制约和影响[J].时代文学,2009(6):34-35.
-
2孙秀莉.浅论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教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3):77-78. 被引量:1
-
3郭晶晶.论翻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155-156. 被引量:5
-
4熊晶.论语境与语言交际的相互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99-102. 被引量:2
-
5李旭清.论语境对模糊语义的解释力[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71-73.
-
6谭逸之.从《西风颂》的翻译看语境分析的意义[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216-218. 被引量:1
-
7温州市市长刘奇:温州集群经济亟待提升[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1):51-51.
-
8任远.浅谈词汇涵义与文化语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1):91-93. 被引量:4
-
9廖志勤.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91-95. 被引量:3
-
10刘丽欣,何军好.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交际教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384-386. 被引量:3
-
1赵羽涵.论历史语境对《论语》英译的影响[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84-88.
-
2于海燕,冀淑辛.“人家”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0-82. 被引量:2
-
3李显文.“以人为本”英译辨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66-69. 被引量:2
-
4周诗岩.翻译规范与徐志摩的译诗[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3):110-112.
-
5蒋海霞.从伽达默尔的“偏见”观看鲁迅翻译策略的转变[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4):102-103.
-
6梁志芳,刘军平.后殖民翻译研究及其中国语境[J].外语与翻译,2004,11(1):39-4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