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被引量:9
Channel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73-74,共2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23
-
1余佶,李晓明.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制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1):11-14. 被引量:6
-
2康文杰,石德金,余建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及其修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2):18-20. 被引量:4
-
3李勋来,李国平.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5(3):39-43. 被引量:49
-
4张昭文.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措施和品牌计划[J].中国农村教育,2005(7):4-7. 被引量:1
-
5金峰.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1-44. 被引量:9
-
6成光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职业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8):19-21. 被引量:8
-
7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4.2.24.
-
8王建威.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四川科技报.2003.12.30.3版.
-
9中国科协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3.
-
10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2004.2.24.
引证文献9
-
1孙晓燕,张彩霞.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山东省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7):26-28. 被引量:1
-
2张竺鹏.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现状与实施对策[J].职教论坛,2005,21(10S):29-33. 被引量:12
-
3张竺鹏.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的研究(下)[J].成人教育,2007,27(9):39-41. 被引量:2
-
4龙祖坤,吕学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45-150.
-
5刘柏胜.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102-103. 被引量:2
-
6张启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与实施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16):191-192.
-
7闵勇,陈晓阳,王路阔.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法制与社会,2007(8):621-622.
-
8田春艳.南川区中职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可能性和做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23):102-103.
-
9吕冀平,张鹏.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法律规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32-135.
二级引证文献17
-
1肖称萍.我国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实施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65-67. 被引量:15
-
2孙细望.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子及突破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43-1445. 被引量:22
-
3王倩,郝春燕.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J].甘肃农业,2006(5):74-75.
-
4南海.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兼谈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流动”[J].职教论坛,2007,23(08S):12-14. 被引量:4
-
5赵铭,吉兴华.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的比较与借鉴[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37-40. 被引量:4
-
6陈荣坤,林振东,李海洋,潘伟彬,黄汝群,俞建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因素及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78-82. 被引量:2
-
7常志伟.近五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32-34. 被引量:2
-
8刘露茜,吕思颖,姜山.女性流动人口生存环境研究——以江苏省调查为例[J].科技信息,2009(23):26-27.
-
9郑小琴.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和路径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33-237. 被引量:9
-
10王侠.乡镇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以塔山镇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55-356.
-
1毕正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所在[J].老区建设,2006(8):11-12.
-
2何峰.AOC的“蓝海战略”[J].电脑迷,2006,0(2):8-8.
-
3牛跟尚.东风商用车:从“红海”走向“蓝海”[J].汽车科技,2006(2):1-2.
-
4东方洋酒:打造中国酒类行业的太阳产品[J].新食品,2006(5):56-56.
-
5刘莉莉,陈寅.墨西哥城的“瘦身”妙计[J].共产党员,2011(9):29-29.
-
6起步便已非同寻常——EPSON/GMG联手为用户提供发展潜力保障[J].印刷技术,2007(16):78-78.
-
7岳蒲.开拓“蓝海” 建立特色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纪实[J].国防科技工业,2006(8):39-40.
-
8许庆明,盛其红,黄晖.国际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正确选择——以大唐袜业集群为例[J].浙江经济,2004(11):38-39. 被引量:4
-
9邓亚玲.放眼“蓝海”谈中国创建主题酒店的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9(11):126-126. 被引量:3
-
10于代松.引导城市消费辐射乡村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9,20(3):39-4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