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3年第12期72-76,共5页
China Youth Study
同被引文献11
-
1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J].青年研究,2005(5):42-49. 被引量:53
-
2王海明,任娟娟,黄少华.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02-111. 被引量:22
-
3曹渊渤.浅谈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J].前沿,2006(12):97-99. 被引量:3
-
4蒋宇,鄢呈玥.浅谈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辨能力的迷失与培养——兼论网瘾成因及解决方案[J].科教文汇,2007(06S):42-42. 被引量:1
-
5顾斌.青少年网络认知途径及网络行为分析[J].当代传播,2007(5):61-63. 被引量:3
-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
7马得勇.社会资本:对若干理论争议的批判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8(5):74-81. 被引量:29
-
8赵鹏,焦信敏.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消极影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3):104-107. 被引量:1
-
9黄鹏进,王学梦.当代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与自我认同感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28(3):16-18. 被引量:6
-
10严标宾.当前广东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2(3):72-75. 被引量:2
-
1心武.网络心态[J].新经济,2000(3):58-59.
-
2袁跃兴.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折射了什么?[J].中国职工教育,2014,0(12):66-66. 被引量:3
-
3王磊.“羡慕嫉妒恨”流行[J].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11(6):10-10.
-
4罗晓娜.网络心态报告:90后压力最大,60后"火气"最大[J].中外文摘,2015,0(9):24-25.
-
5梁飞.关于青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3(6):29-31. 被引量:1
-
6郭尤尤.名家妙笔——“贾君鹏事件”折射网络心态[J].作文素材,2009(10):30-31.
-
7苏宇.青年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与功能[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2):158-160.
-
8田浩鹏,董怡彤.关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0(12):140-141. 被引量:2
-
9甘信建,蒋艳青.四川网民达1635万 增幅创近五年来新高[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3):12-12.
-
10由青年人组织,服务于青年人——中国青年网络简介[J].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7,24(1):1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