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8-28,共1页
People's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5
-
1冉凤琴.开展集体备课 切忌流于形式[J].青海教育,2004(9):17-18. 被引量:2
-
2周彬.与"教学研究"渐行渐远的"教研组"[J].上海教育科研,2005(4):28-29. 被引量:13
-
3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研组[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7):21-25. 被引量:41
-
4王少华.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案[J].江苏教育,2006(03A):25-25. 被引量:1
-
5陈桂生.“集体备课”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6(9):40-41. 被引量:26
-
6陈桂生.“中国的教研组现象”平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4):1-4. 被引量:25
-
7韦宗林.公开课之风宜煞不宜长[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2(10):40-41. 被引量:2
-
8彭跃健.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2(6):33-37. 被引量:4
-
9曹永国.“无知者”的美德——评教师教育的一个偏见[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5):20-24. 被引量:5
-
10吴秀娟,陈子良著,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二级引证文献21
-
1李琪.借鉴“东庐经验” 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9(11):34-36. 被引量:1
-
2李莉,李银芳,刘航,邓力,吴恩珍.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3):8-10. 被引量:30
-
3汪明帅.民国时期教师的教学研究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1):89-95. 被引量:3
-
4李迎春,陈玲,戈应滨.教学导师制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632-633. 被引量:9
-
5操太圣,乔雪峰.理想与现实:教研组作为专业学习社群的批判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2):51-59. 被引量:18
-
6郑鑫,沈爱祥,尹弘飚.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基于教师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能感的调查[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12):77-88. 被引量:34
-
7邓辉,邓菲菲,佘致莲.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急救护理》集体备课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27):3871-3873. 被引量:4
-
8吕世虎,吴振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研制度重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6):36-42. 被引量:10
-
9王月芬.“六大中心”构想下的教研系统重建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6(4):7-10. 被引量:2
-
10李士娟,代建军.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背景、内涵与价值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8):44-47. 被引量:14
-
1徐玉斌,詹美娜.教师定期注册考核需慎行[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3(3):14-15. 被引量:1
-
2王世忠.慎行农村学校“翻转课堂”[J].中小学校长,2015,0(9):36-37.
-
3王庆欣.学案学习当慎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7):59-60. 被引量:1
-
4王学良.教师流动应慎行[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2(4):9-9.
-
5程训华.善为师者,美道慎行[J].山东教育(小学刊),2015,0(3):13-13.
-
6吕爱军.物质奖励须慎行[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6):5-6.
-
7刘敏,张梦琪.法国:以预测、行动、学习为主线的“3A”行动[J].上海教育,2014(20):63-69.
-
8杨颖秀.新任校长慎行三件事[J].中小学管理,2003(9):18-19.
-
9王光佑.好老师:善为师者,美道慎行[J].中国教工,2014,0(11):38-38.
-
10孟祥杰.教师职评“一票否决”需慎行[J].中国教工,2010(6):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