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与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3
Modern Youth and Patriotism
出处
《湖湘论坛》
2003年第5期66-67,共2页
Huxiang Forum
同被引文献29
-
1程锡俊.论全球化时代成人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7-8. 被引量:2
-
2刘苑.关于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89-90. 被引量:10
-
3李宗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关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2(9):19-22. 被引量:5
-
4周中之.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初探[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2):11-15. 被引量:4
-
5张炳臣.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20(1):90-91. 被引量:1
-
6王星霞.中华民族精神与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3):90-94. 被引量:3
-
7高军,段玮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5(09X):15-16. 被引量:2
-
8王磊.民族精神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刍议[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21-23. 被引量:3
-
9庄和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5(6):153-155. 被引量:4
-
10钱荣琏.把握民族精神教育特点 有效推进学校德育改革[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6(5):12-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陈钧.试论红色资源开发在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的独特价值[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23-27. 被引量:3
-
2胡际童.民族精神教育浅论[J].理论界,2009(1):175-176.
-
3郝小松.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52-53. 被引量:5
-
4索秋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12):9-10. 被引量:11
-
5姜长有.针对企业政工优势转化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5,7(23):306-306.
-
6邓志强.新媒体时代青年成长困境的类型学诠释[J].中国青年研究,2016(5):4-10. 被引量:5
-
7董云龙,李超.当代青春电影的“解构”与“建构”[J].文艺评论,2017(7):108-112. 被引量:2
-
8郑智华.刍议广东红色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可行性[J].文学教育,2018,0(36):104-105.
-
9邓志强.网络场域:青年研究的时空转向——基于五种青年研究期刊的内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9,0(10):98-105. 被引量:6
-
10辛艳艳,桂勇,郑雯.国家发展动力与青年群体认知:基于“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2009—2021)”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24(5):18-26. 被引量:2
-
1宋慧敏.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几点认识[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5(4):93-95.
-
2胡艳玲.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几点认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65-66.
-
3王扬铭.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再认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116-117. 被引量:1
-
4许萌.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J].科教文汇,2008(21):1-2. 被引量:6
-
5郭秀梅.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科技信息,2008(18):278-278.
-
6穆影.校园经典诵读活动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2011(35):25-26. 被引量:3
-
7邱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71-173. 被引量:3
-
8陈同友.民族精神——我们的脊梁[J].初中生学习指导(八年级提升版),2004(7):14-15.
-
9吉龙.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J].考试(教研版),2012(7):10-10. 被引量:4
-
10王拴娣.新时期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1):92-9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