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及复合混凝处理技术研究近况
被引量:4
摘要
絮凝法是水处理技术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文介绍了近年絮凝剂和混凝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处理高色度印染废水技术的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7
-
1程太平,章家海.采用高压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印染废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4):99-99. 被引量:6
-
2李远惠.降低印染废水色度的技术剖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18-20. 被引量:6
-
3王九思,韩相恩,赵红花.絮凝沉淀—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1,22(6):68-71. 被引量:12
-
4胡小兵,钟梅英,李伏燕.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3):237-240. 被引量:5
-
5闫雷,李淑芹,曲娟娟,朱学文.改性粉煤灰混凝剂HYL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33(1):24-28. 被引量:21
-
6裘兆蓉,裴峻峰,郑晓林,花震言,袁彬.聚硅酸铝铁Q6a及有机絮凝剂F2处理印染废水[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1,13(4):14-16. 被引量:14
-
7刘怡,熊亚,朱锡海.氧化絮凝复合床降解废水中染料的最优化工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1(4):85-8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34
-
1余刚,杨志华,祝万鹏,蒋展鹏.染料废水物理化学脱色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环境科学,1994,15(4):75-79. 被引量:90
-
2沈东升,冯孝善,沈益民,汪雪根.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6,18(1):26-28. 被引量:95
-
3刘华丽.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6(1):42-45. 被引量:19
-
4杨卫身,周集体,杨凤林,顾国维.微电解法降解染料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7):30-32. 被引量:49
-
5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260-263.
-
6国家环保局.纺织工业废水治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
7李家珍.染料、染色工业废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
8[1]Hasegawa T.Method Flocculant of Water Treatment[P].US:US 4923629,1990-08-05.
-
9[2]Haase D.Phoymeric Basic Auminum Silicate-sulphate[P].US:US 4981675,1991-01-01.
-
10[4]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354.
共引文献58
-
1姜梅,崔兰浩.赤泥生产净水剂的初步研究[J].轻金属,2010(6):18-20. 被引量:5
-
2赵会明,罗固源.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的合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9):99-101. 被引量:14
-
3李建萍,王存政,刘宝林,李辉.粉煤灰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再生资源研究,2004(3):36-39. 被引量:28
-
4王敏,朱志远,杨睿媛,王文锋,边绍伟,沈忠群,顾建忠,吴明红.电子束辐照处理水溶液中的活性染料[J].核技术,2005,28(1):40-45. 被引量:20
-
5孙卫红,张利民,冯彬.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研究及展望[J].污染防治技术,2004,17(4):15-18. 被引量:4
-
6涂文锋,胡兆吉,熊丽芳.废水处理中电凝聚气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过滤与分离,2005,15(2):13-16. 被引量:5
-
7薛笑莉,李瑞丰,张瑞士.聚硅酸铝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的比较[J].天津化工,2005,19(4):40-42. 被引量:15
-
8利锋,方战强,曾志勇,叶伟莹,聂俊军.印染废水高效脱色絮凝剂的合成及其脱色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5,25(8):38-41. 被引量:19
-
9刘艳辉,姜承志.采用新型混凝剂处理制胶废水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5,34(9):395-397. 被引量:1
-
10黄孟,杜国勇.聚合磷硫酸铝铁的合成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6):528-5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2
-
1金子林,魏莉,蒋景阳.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有效手段——均相催化多相化[J].石油化工,2004,33(5):393-401. 被引量:2
-
2李京,李可,赵仕林.多元磷酸酯酸洗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4,24(11):79-81. 被引量:9
-
3邹鹏,宋碧玉,王琼.壳聚糖絮凝剂的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05,25(5):35-37. 被引量:38
-
4李硕文.染液化学混凝脱色规律性的研究[J].环境化学,1995,14(5):475-477. 被引量:9
-
5朱瑞.DAE阳离子淀粉速效剂[J].造纸化学品,1995,7(3):17-18. 被引量:2
-
6方忻兰.高效絮凝剂壳聚糖螯合剂的研制及其絮凝效果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6,18(2):5-6. 被引量:31
-
7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8严瑞.水处理剂应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2-139.
-
9管锡珺,翁飞.亚铁盐混凝处理水的“泛黄”问题[J].环境科学,1990,11(3):38-40. 被引量:8
-
10许坤,贾智萍,姜兆春.氢氧化镁对水溶性阴离子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J].环境化学,1998,17(1):94-99.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4
-
1李京.绿色絮凝剂的合成与处理天然气钻井废水的应用研究[J].钻采工艺,2007,30(1):114-115. 被引量:4
-
2董燕,陈见.淮北市印染废水脱色方案选择[J].科技信息,2010(17).
-
3陈建欣,壮亚峰,陈婷.亚铁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1,39(8):85-86. 被引量:3
-
4汤欢欢,张芳,魏彬,于海波.污水处理厂出水色度去除方法的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1(2):56-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巨峰,操卫平,冯玉军,谢陈鑫,李艳.利用聚硅酸铝处理气田钻井废水[J].钻采工艺,2007,30(4):138-140. 被引量:4
-
2刘长坤,李春福,朱闪闪,赵海杰.川中气田卤水处理中钙镁沉淀的絮凝剂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147-149.
-
3李京,杨旭,刘大锰,王志明.川东高含硫天然气井采气作业安全评价系统研究[J].钻采工艺,2010,33(2):63-65. 被引量:3
-
4张丽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现状[J].辽宁化工,2013,42(6):746-747. 被引量:2
-
5李治水,王松晓,杨久利,庞栓林,谢智勇.联碱工艺卤水精制絮凝剂的研究[J].纯碱工业,2015(4):7-11. 被引量:1
-
6孟佳,张秀芳.三维立体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6,35(3):195-198. 被引量:6
-
7崔伟.工业污水厂尾水色度的去除研究[J].广州化工,2017,45(1):104-106. 被引量:3
-
8羊小玉,周律,王倩.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活性染料的去除[J].化工环保,2017,37(1):43-48. 被引量:9
-
9陈莉杰,王梦晗,李晓敏,郭聪聪,卢峥,王艺涵,吴朕君.基于“混凝脱色-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水性油墨废水处理研究[J].河南科技,2024,51(2):86-90.
-
1薜光璞,聂明浩.英国河流管理水质指数研究近况[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1):60-62.
-
2汪严华,朱江,黄德明.二甲苯生物监测的研究近况[J].职业医学,1992,19(1):44-45.
-
3罗海航.絮凝和化学氧化法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研究的近况[J].染料工业,2001,38(4):42-46. 被引量:4
-
4吴萍,杨桂朋,赵学坤.海洋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J].海洋环境科学,2001,20(3):75-80. 被引量:3
-
5高钦.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09,35(19):179-180. 被引量:3
-
6杨德敏,夏宏,程方平,袁建梅.Fe/C微电解耦合H_2O_2氧化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1):6473-6478. 被引量:6
-
7赵玲玲,蔡照胜.混凝-Fenton氧化预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138-141. 被引量:11
-
8庞建峰,费学宁,王连生,张金鸿.印染废水处理中混凝剂的研究与进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9(1):16-18. 被引量:9
-
9高杰.混凝和氧化法相结合对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4,43(8):984-986. 被引量:1
-
10于志勇,姚琳.高级氧化技术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7):52-55. 被引量:10